日前,中國中車-同濟大學“軌道交通國際化人才培養”研討會在同濟大學中法中心召開。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及相關部門代表,中國中車副總經濟師、人力資源部部長薛松及其下屬多家企業人事部負責人出席會議。
會議研討了如何發揮同濟大學突出的國際化辦學特色和學科優勢,與中國中車開展校企合作,培養軌道交通國際化人才,以更好服務于“一帶一路”和中國軌道交通“走出去”的國家戰略,并就軌道交通國際化教育與培訓進行了深入交流。
伍江表示,作為有著悠久國際化傳統的高校,同濟大學能與中國中車這樣可以在世界舞臺上代表我國軌道交通領域最高水平的企業展開國際化人才培養合作,對同濟而言是極好的機遇。同濟大學愿意以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為核心,攜手中車,跨學科、跨平臺,共同推進“中美軌道交通裝備聯合研發中心”實體化建設;落實雙方2016年4月6日簽訂的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中國高速磁懸浮技術自主創新聯合計劃;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海工裝備、工程機械、信息技術等延伸和新興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加強人才培養和人員交流。
薛松表示,中車的國際化人才培訓力度和需求很大,而同濟大學擁有優勢學科、務實作風和國際化“八大平臺”,完全可以把國際化人才培養合作做實;雙方將以國際留學生班為切入點,進一步在企業人員出國交流和教育、非學歷培訓、中法可持續發展城市交通系統論壇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