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需要降溫補鈣

時間:2016-05-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最近幾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業內人士稱,全國已有2000余家機器人公司,超過了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

“打造機器人全產業鏈競爭能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機器人產業體系。”這是近日發布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的期望。不過,在筆者看來,想要早日建成“制造強國”,就有必要先給機器人產業降降溫、補補鈣。

最近幾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業內人士稱,全國已有2000余家機器人公司,超過了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但在同時,不少區域、不少企業在語言上花費心思再三包裝,卻掩蓋不住核心技術缺乏的尷尬現實。當“語言創新”代替了“技術創新”,當“風口起飛”演變成“大躍進”,機器人強國的目標可能會化為泡影。

“山寨企業”四處忽悠著“百億宣言”,這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第一重困擾。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龐大,但80%—90%使用國外減速器,60%—70%使用國外電機、40%—50%使用國外控制器。很多廠商只是扮演著“組裝者”的角色。這是中國機器人產業必須正視并改變的病癥。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打著自主創新旗號不間斷進行自我標榜的企業。甚至在一些無人、無錢、無產業環境的偏僻縣城,僅有的兩三家“冒牌企業”,也在“嘴皮子式創新”中招搖過市,編織出了一個為民族打造百億龍頭企業的“動人故事”。

這里不妨看看別人的經驗和教訓。上世紀80年代,美國機器人產業熱潮同樣在人力成本升高背景下展開,超過200家企業同時出現,小、散、弱問題隨之顯現。美國機器人市場迅速飽和,大批企業倒閉破產。隨后,加強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研發,美國機器人產業實現了高端領域的崛起。相比當年的美國,陶醉在“語言創新”里的中國機器人產業,還多了一個“假”的特質。如果不能及時修正,后果恐怕難以想象。

“發燒政府”在豪言壯志中進行井噴式布局,這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另一重困擾。對于機器人系統理念知之甚少,在人機交互、安全機制、智能技術等方面缺乏資源,卻敢在技術投機、市場造勢的夢想中強行布局,機器人園區、基地、項目紛紛落地。有的地方政府提出,每臺機器人補貼8萬元;有的城市要求,2020年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甚至1500億元。在地方政府一手導演的繁榮景象里,2000余家機器人公司的速速出現耐人尋味。

作為世界機器人產業強國,日本曾經預測,2035年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9.7萬億日元,約合5000億人民幣。但在2013年,中國九座城市規劃2020年達到7000億元。在簡單拼湊合低水平重復建設中,“恐龍式”的機器人產業,看似身強體壯,實則弱不禁風。

不錯失在風口起飛的機遇,也不在盲目跟風中迷失自我。對于中國機器人產業來說,這是必須面對并解決的考題。畢竟,靠“語言創新”建不成機器人強國。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