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軟件、數據、計算……統統搬上互聯網,世界會是什么樣?近日,南京市政府、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2016云棲大會·南京峰會向外界展示了一場由“云”引發的革命,人工智能、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概念逐一開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南京企業正積極擁抱這一變化,當天
一批高校、企業與阿里巴巴旗下的大數據企業阿里云達成聯盟,攜手挖掘未來商機。
大數據“撐腰”,中國機器人向阿爾法狗下戰書
阿里云總裁胡曉明登上演講臺時,帶來了一個小幫手——人工智能程序小AI。上個月,在《我是歌手4》決賽中,小AI曾準確預測歌王李玟。這次大會,它當起了“速記員”,演講者的每一句話都被它即時轉換成文字,準確率在96%—97%。
胡曉明說,數據本身不會說話,云計算的最終目的是讓數據“發聲”。他披露,為了預測《我是歌手》最終排名,小AI花兩三天學習兩三百萬首歌曲,并對明星粉絲進行了在線分析。小AI還可廣泛應用于交通、金融、電商等領域。打開一張南京交通全景圖,它甚至能根據大數據分析出未來1小時交通擁堵狀況,給出出行建議。
前段時間,阿爾法狗機器人打敗了韓國棋手。胡曉明向谷歌下戰書:阿里巴巴小AI要和阿爾法狗下一場圍棋。他說:“人和機器人比沒有意義,機器人可以不睡覺而人不行,就像讓人和汽車比賽跑一樣。要比就機器人和機器人比,人跟人比!”
企業轉型升級,要巧用云計算公共資源庫
小AI是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的縮影。當前,大批產業在云計算的推動下進入產業升級階段。在美國,聯合利華、美國CI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運營管理均已經放在云上。業內預言,人工智能將在3—5年內取得重大突破。據了解,目前,江蘇云計算水平與上海、浙江、北京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大批軟件企業還是用傳統方式開發,工業企業也還是在用傳統線下軟件管理運營。如果從線下升級到線上,云計算將比傳統軟件管理方式效率提高6倍。
胡曉明建議,在新模式下,軟件企業可以嘗試從“賣軟件的”變成云平臺的服務提供商。“企業可以通過公共云計算服務購買更多服務,就像我們今天造房子不用自己建設電廠。云計算就是這個公共的用電部門,提供更多的電力服務。”
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在2030億美元,到2019年,規模將到3120億美元。
九大高校啟動云計算人才培育計劃
南京一批企業選擇了“結盟”的方式,將自身業務與“云”對接。
擎天科技集團是一家專業的應用軟件產品開發商,業務范圍包括碳管理解決方案、出口退稅軟件等。該公司和阿里云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構建“低碳云”,即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手段,向碳排放管理部門、相關企業提供包括碳的采集、核算、管理、核查、監測與展示為一體的解決方案。
南京金智教育公司也聯手阿里云啟動云計算、大數據人才培養方案,并與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9所江蘇高校啟動大數據人才聯盟。目標是實現三方聯動,共同打造以人才標準、課程體系、教師培養、技能認證、創新創業為多維度的云計算、大數據人才培養解決方案。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趙志宏副院長表示:“我們期望能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突破口,尋找到新時代培養人才的最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