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工業增速和效益表現曾讓人“捏了把汗”。今年以來,這兩項工業關鍵指標均呈明顯改善跡象,工業生產緩中趨穩、企業效益回升。
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比1至2月份回升0.4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長6.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4%,改變了去年全年利潤下降2.3%的局面,而且3月份的利潤比1至2月份還要好。
今年以來,隨著穩增長政策的見效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積極推進,我國工業運行關鍵指標呈明顯改善跡象,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進一步增多,一季度表現可圈可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點面結合”詳解一季度工業運行情況。他說,我國工業經濟運行首季開局良好,特別是有一些主要指標改善的跡象十分明顯,積極的因素在增多。
我國工業運行趨穩,得到了工業大省、主要行業的有力支撐。一季度,工業大省江蘇、廣東、山東、河南的工業增速分別達到7.7%、6.9%、6.7%和7.7%。這四個省的工業增速都高于全國平均增速,為全國工業穩增長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從主要行業看,裝備制造業增長勢頭平穩,增加值的增速比整體工業快1.3個百分點;輕紡工業增速比整體工業快0.9個百分點;電子行業增速保持在8.6%。另外,產銷銜接也趨于穩定。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達到97.3%,比去年增加了0.1個百分點。產銷率增加、庫存上漲幅度回落為企業生產奠定了基礎。
目前來看,我國工業運行積極因素進一步增多,市場信心正在增強。3月份,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環比上升0.5%,這是2014年1月份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回升至50.2%,這是自去年8月份以來重新回到榮枯線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