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媒體報道,普林斯頓西門子實驗室研發了一款像是蜘蛛一樣的機器人原型,名字叫做西門子機器人SiSpis。
新研發的機器人與其它機器人不同,SiSpis擁有3D打印功能,能根據程序構建出來輪船或者是飛機等復雜結構的物體的表面,不僅如此,研發院的工作人員還將計劃使這種蜘蛛機器人協同合作。西門子的產品負責人表示“我們正在考慮通過使用多個自主機器人協同增材制造一些大型結構,比如車身、船體和飛機機身等”
盡管研究團隊采用了制造自動化生產機器人使用的現成電機和電纜,但其他的設計幾乎由西門子自己完成,包括3D印刷組件等。
SiSpis機器人內置激光掃描儀器,還有智能程序,能有效的幫助機器人解讀周圍的環境變化,同時該研究團隊研發的算法能幫助兩個或多個蜘蛛機器人對同一對象或者區域進行協同3D打印或者表面處理,機器人之間互相協助,有助于更快的完成工作。
每個蜘蛛機器人在其電池充滿電后能大約工作2小時。當電池電量降到警戒線時,它們能夠自主地回到充電站進行充電。同時機器人也會首先將最后一個活動地點發送給另外一個完成充電的機器人,確保工作不會中斷。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