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機房內,定制的機器人樣機在巡檢。張毅攝
機器視覺作為機器人尤其是智能化機器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對機器人的靈活性及可操作性的提升具有決定性意義——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2015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機器人被列入十大重點推進領域。
機器視覺作為機器人尤其是智能化機器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對機器人的靈活性及可操作性的提升具有決定性意義。那么,我省的機器視覺產業發展狀況如何呢?日前,記者走進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來到全省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專注于機器視覺智能化技術高端應用的先進裝備制造企業,近距離感受機器視覺給裝備制造業帶來的神奇之處。
自主研發,填補技術空白
《西游記》中,孫悟空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妖怪,即便是狡猾奸詐的白骨精,幾次三番偽裝,最終也難逃火眼金睛。如今,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出現于富士康、電子二所等企業的生產車間中。這里的“火眼金睛”是由山西迪邁沃科光電工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視覺定位機器人,即給工業機器人裝上“大腦、慧眼”及“巧手”,在生產車間環境紛雜、干擾因素眾多的情況下,任產品類型多樣,整條裝配生產流水線上,該機器人都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出任何一個殘次品,檢測率高達99%以上。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不斷深入,工業智能機器人產業市場呈現爆炸式增長勢頭,其中充當工業機器人“火眼金睛”角色的機器視覺功不可沒。那么機器視覺究竟給工業機器人一雙怎么樣的“慧眼”,能夠幫助其在工業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上大展拳腳?
據了解,在我國機器視覺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的技術引進。2006年以前我國機器視覺產品應用主要集中在外資制造企業、出口加工企業及煙草企業,規模較小,且眾多行業應用處于空白狀態。2010年以后,隨著自身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機器視覺才在工業等眾多領域得到較為廣泛應用。目前,國內機器視覺應用主要位于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地區,企業重點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和北京等地。
智能制造,助力企業發展
如何順應時代,通過“互聯網+”把制造“改造”成智造,讓產業和企業智慧化,從而優化發展實體經濟成了不少企業思考的問題。
眾所周知,自動流水線的工作速度非常快,一些被檢測對象的運行速度甚至每分鐘超過1000米,單憑人工檢測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時,機器視覺系統就大顯身手了。由于人力還存在主觀判斷誤差以及疲勞的問題,極易造成檢測質量不穩定,漏檢、誤檢的情況頻頻發生。正因為此,近年來工業制造領域對于機器視覺技術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長。
馬迎春介紹,機器視覺技術應用包括高端光學在線、離線檢測、測量儀器裝備及智能機器人視覺算法系統等,可滿足機加工、汽車制造、紡織印染、電子、軍工、醫藥、食品等領域大批量微米級工件的精密檢測需求。
據了解,自2010年起,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工業制造國。然而,我國制造業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迫切需要實現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實現傳統產業的深度調整和轉型升級。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