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浙江萬豐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18日在美國密歇根州沃倫市正式交接斥資3.02億美元收購的美國焊接機器人應用系統服務商帕斯林,目標是成為全球焊接機器人集成系統的領跑者。
作為一家普通的民營企業,浙江萬豐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為何愿意斥巨資收購焊接機器人公司,這份巨大投入背后是否能得到相應的回報,讓人不禁想到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是否真的有利可圖?
產業前景誘人
近年來,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處于快速增長時期。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行業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4.5萬臺,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15年全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售總量超過20000臺,同比增長30%左右。隨著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產業升級訴求日趨強烈,未來幾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仍將保持20%~25%的增長速度。而根據《中國制造2025》規劃,預計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到15萬臺,保有量達到80萬臺;到2025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到26萬臺,保有量達到180萬臺,增長前景十分誘人。
近年中國國產機器人銷售情況
產業發展動因
目前,工業機器人已經產業化,這不僅得益于政策推動,也受到人口紅利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2012年以來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從頂層設計到地方規劃,形成完整的政策體系,將工業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了產業發展五年總體目標,五項主要任務以及六項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機器人高精密關鍵零部件,直指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也就是我國在工業機器人產業自主化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另一方面,人口紅利逐漸減弱,勞動力成本上升也推動著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前進。從2012年開始我國20-39歲的主要勞動力變動率就迅速降低并一直保持負數,而6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變動則一直上升且為正。也就是說,隨著中國社會的老齡化,人口紅利正在消失,社會勞動力逐步減少。同時,制造業就業人員人均年工資不斷增加,每年的增幅依然維持在10%以上,在制造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機器換人”呼之欲出。
【結語】
工業機器人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必不可少的高端裝備,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其他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在手機、電腦、零部件以及汽車零部件等領域運用頻繁。有專家預測,隨著我國制造業特別是電子器械、精密儀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發展,工業機器人的裝配量將快速增長,加之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正逐漸向電子信息產業以及建筑、采礦等領域延伸,預計未來3年至5年工業機器人年均增速有望達到25%左右,行業前景可期。
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