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主營業務收入年增約7% “十三五”石化行業發展指南發布

時間:2016-04-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十三五”時期,我國石化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左右,到2020年達到18.4萬億元;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綠色發展方式初步形成、品牌質量穩步提升以及企業競爭力明顯提高。

“石油和化工行業在‘十二五’時期取得的成就為‘十三五’發展夯實了基礎,使行業仍處在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潤生在會上指出。

在日前召開的2016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布。《指南》研究并提出了“十三五”行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其最大的亮點是把調結構作為貫穿《指南》的核心思想。

增長潛力和下行壓力并存

李潤生說,“十二五”期間,從體量上看,石油和化工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資產、投資、利稅、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9.2%、12.5%、14.0%、3.8%、2.8%。其中,2015年利稅總額達到1.02萬億元,位列工業行業之首;全行業結構調整也穩步推進;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攻克了一批核心技術與關鍵技術。這些成績成為“十三五”時期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基礎。

《指南》提出,“十三五”期間預計我國年均經濟增速不低于6.5%,GDP總量將繼續大幅增加;城鎮化率將從2015年的56.1%提高到2020年的6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高于6.5%,社會整體消費能力持續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伴隨經濟增速放緩及發展基數增大等多種因素,“十三五”期間,我國石油和化工產品消費將保持中低速平穩增長態勢,隨著服務業比重上升,石油消費強度將有所下降。“十三五”期間,能源結構優化和環境污染治理是天然氣消費的最主要推動力。但受多種因素限制,自2014年開始天然氣消費增速有所放緩,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經從供應側轉向需求側,2020年實現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比重10%的目標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李潤生表示,“十三五”行業發展的環境較“十二五”更為復雜嚴峻,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相互交織,增長潛力和下行壓力同時并存,給行業發展提出了更多的新課題。

《指南》提出,“十三五”行業的發展思路包括要堅持把“調結構”和“穩增長”作為行業發展的兩大主要任務;把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兩大主攻方向;以創新驅動、深化改革為兩大發展動力,強調以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擴大國際合作為兩大戰略重點。

《指南》確定了“十三五”行業的六大發展目標,包括經濟總量平穩增長,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左右,到2020年達到18.4萬億元;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綠色發展方式初步形成、品牌質量穩步提升以及企業競爭力明顯提高等。

明確七大任務迎戰“十三五”

《指南》還列出了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化工、傳統化工、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施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等七方面的主要任務。

“十三五”時期,油價低迷是國內石油生產可持續的最大制約,勘探難度加大、開發成本上升、投入減少,將拖累國內石油產量的穩產預期。堅持“穩定東部、加快西部、發展近海、開拓深水”的方針,立足常規、發展非常規,實現國內原油產量長期穩產。一是加大勘探投入,增加探明儲量。加強東部老區勘探,突出西部重點盆地勘探,推進非常規資源勘探,積極準備后備接替領域。二是強化油田開發,保持國內產量長期穩定。抓好東部老油田精細調整,切實控制產量遞減,力爭實現產量基本穩定。三是突破勘探開發關鍵技術,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指南》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產量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進入常規與非常規共同發展階段。要以保障天然氣平穩供應為重點,加強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陸上常規天然氣以四川、鄂爾多斯、塔里木盆地以及東部深層為勘探重點,強化已開發氣田穩產;海域天然氣按照“做強渤海、加快東海、探索黃海、拓展南海”的思路,加快建設海域戰略接替區;頁巖氣以南海為勘探重點,加快國家級示范區建設;煤層氣立足已開發煤層氣產業基地,實現規模效益開發。進一步完善天然氣的產業政策和價格機制,推進技術進步。

在傳統化工領域。一是嚴格控制過剩產能。氮肥、磷肥等新建項目應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通過實施差別化、懲罰性政策,提高落后產能經營要素成本,探索建立落后產能退出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和倒逼機制,引導企業開展并購重組。二是大力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圍繞原料優化、節能降耗等領域實施技術改造,提高企業整體發展水平和經濟效益。圍繞產品質量檔次提升加快技術升級,基礎化工產品從工業級向電子級、醫藥級、食品級方向發展。三是加強應用性研發。開發高附加值耗堿、耗氯產品,鞏固聚氯乙烯在型材、管材等傳統領域的應用,開發新型號和專用料。建立車用環保尿素生產和銷售體系,推廣合成氨、尿素在煙氣脫硫脫硝中的應用。加強染(顏)料應用研究,為下游企業提供色彩企劃、染色定制、企業色彩庫管理等服務。四是促進農化產品和農化服務升級。化肥企業要由生產單質肥料為主向生產混配肥料為主轉變,由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加快發展低毒綠色農藥新品種、新劑型、專用中間體及助劑。創新農化服務模式,建設專業化的農化服務體系,為農戶提供全產業鏈條服務。根據作物種類、種植方式、耕種群體的差異,開發多元商業服務模式。建立電商平臺,加強農化服務跟蹤。

在化工新材料領域。一是加快空白產品的產業化進程。推進PC(聚碳酸酯)、PEEN(聚醚醚腈)等工程塑料和茂金屬聚乙烯、茂金屬聚丙烯等高端聚烯烴樹脂及苯基有機硅單體的研發,積極開發鹵化丁基、氫化丁腈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橡膠和新型熱塑性彈性體。二是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水平。重點突破國產T300級、T700級碳纖維的低成本、穩定化、規模化生產技術,提升聚甲醛、PET/PBT樹脂、聚苯硫醚、尼龍等工程塑料產品質量。三是突破上游關鍵配套原料的供應瓶頸。加快發展己二腈、CHDM(1,4-環己烷二甲醇)等關鍵配套單體和工程塑料合金,加快己烯-1、辛烯-1等高碳α-烯烴共聚單體的研發,推進高性能聚烯烴產業化。四是圍繞下游重點領域需求發展高端專用產品,加快化工新材料在新應用領域的推廣。開發環保型聚氨酯產品,推進聚氨酯在建筑節能領域的推廣應用;發展高端氟、硅聚合物、含氟功能性膜材料和化學品,推進有機硅在建筑、紡織等傳統領域的應用,開發在新能源產業和電子等新興領域的應用。加快發展新能源電池、集成電路等領域配套的電子化學品。

此外,《指南》還強調,創建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是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十三五”發展目標的重要保障。為此,還將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形成完備的行業法律規范體系;促進產業政策的配套和完善;實施《石化產業調結構促升級3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提高行業協會服務能力和水平。

“十三五”時期,我國石化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左右,到2020年達到18.4萬億元;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綠色發展方式初步形成、品牌質量穩步提升以及企業競爭力明顯提高。

更多資訊請關注石化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