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工業(yè)4.0,機器人時代正快速到來。在我們襄陽,生產工業(yè)機器人的企業(yè)就有不少,其中,中日龍(襄陽)公司就是國內最大的機械臂生產廠家。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家公司,看看他們生產的機械臂到底有多牛。
在中日龍公司組裝車間,一排大型機械臂正在接受精準抓取的調試。這種機械臂在載重120斤的情況下,還能以每小時7200米的速度,循環(huán)抓取汽車保險杠。當然,它最大的優(yōu)點不是力氣大,而是“手巧”。
中日龍(襄陽)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立:它在高速運轉的過程中,可保障重復定位精度控制在0.05毫米以內,相當于半根頭發(fā)絲那么粗。
精度越高,表明抓取的誤差就越小,生產過程也就越穩(wěn)定。像這樣1臺高精度的機械臂,只用45秒鐘就能制作一個汽車保險杠,相當于以往那種傳統(tǒng)生產模式下,3名熟練工人5分鐘的工作量,既節(jié)約了用工成本,也使生產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六七倍。
工業(yè)機器人“點亮”智能制造。中日龍公司為中航精機設計制作的“汽車電動座椅裝配線”,單套的價格就超過1200萬元。香港瑞聲光電公司去年累計從中日龍公司購買了450臺小型機械臂,專門為蘋果手機生產攝像頭、揚聲器等精密部件。
中日龍(襄陽)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立:瑞聲光電公司在采用我們中日龍的機械臂以后,它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這也使它為蘋果手機大批量供貨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兩年,中日龍自主研發(fā)的自動化夾具產品就有5000多種。大家熟知的寶馬、豐田、本田、日產等汽車廠商,以及惠普、佳能等IT巨頭,使用的都是中日龍的機械臂和夾具。
中日龍(襄陽)公司總經理王煉:我公司生產的STAR品牌工業(yè)機器人,在全球同行業(yè)中排名前三位,產品大量出口歐洲、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年出口額達2000萬美元。
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機器換人”是制造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也為中日龍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發(fā)展空間。正是看好這一前景,日本加賀電子、瀨戶電子等20多家企業(yè)紛紛落戶襄陽,為中日龍公司提供零部件配套,并形成了以中日龍為核心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yè)鏈。未來幾年,中日龍公司還準備通過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打造全球工業(yè)自動化行業(yè)的品牌領軍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