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4.0”不僅是自動化

時間:2016-04-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人、機器、機器人三者之間合理分工,協同工作,實現人機一體化;智能制造和網上協同的標準規范;量身定制的智能產品、智能界面;基于價值鏈的制造服務。

托尼·德雷舍爾是德國弗朗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的主管,他也是一名研究德國工業4.0車輛的專家。與他共同出席當天“中國制造2025國際論壇”的還包括中國工程院譚建榮院士、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彭泓博士等。該論壇是第十四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的分論壇之一。

譚建榮院士認為,中國企業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發展目標,需要在十項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基于物聯網與RFID的智能環境,以及數字化環境建設;面向分布資源和制造知識的系統布局,使知識布局和資源布局相匹配;以人為中心的智能交互輔助系統;基于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可視化系統;產品、零件和物料、工具多層次的精確定位技術,實現精益化生產;自適應抓取和路徑優化的智能裝配;人、機器、機器人三者之間合理分工,協同工作,實現人機一體化;智能制造和網上協同的標準規范;量身定制的智能產品、智能界面;基于價值鏈的制造服務。

德國弗朗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主管托尼·德雷舍爾表示,“工業4.0”不單是自動化這么簡單,它實際上是工業自動化基礎上再添加很多其他元素。德國各個行業已經都在開始在推進工業4.0,尤其是汽車制造行業已經發展得非常快。醫藥行業、傳統機械行業也已經開始這一進程,另外一些傳統行業也已經有所動作。

“人與機器可以溝通,機器與機器可以溝通,其背后的規律是存在一套標準。”托尼·德雷舍爾建議“中國制造2025”戰略在推進過程中,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人機共認的標準體系,以便在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之間建立全網絡的聯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