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015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進出口穩定,貿易逆差自2010年起呈逐年遞減趨勢。2014~2015年的貿易逆差分別為10.67億和3.9億美元,可以看出,2015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逐步增強。
2015年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累計進口達到141.42億美元,由于2014年基數較高,同比大幅下降7.8%;出口方面,2015年出口同比一反2014年的強勢態勢,出口額137.52億美元,同比小幅下降3.6%,近五年來出口首次遭遇寒冬。由于國外圣誕及元旦節日過后采購需求旺盛,從出口月度分布情況可知,歲末年初及第二個月的出口金額明顯大于平常月份。
多因素影響低壓電器產品出口
低壓電器行業科研與新產品研發投入明顯不足,阻礙低壓電器行業可持續發展。低壓電器產品跨多個學科,屬于綜合性、技術密集型專業。隨著相關技術、相關新材料、新工藝發展都會引發新一代低壓電器誕生,但還需要有大量投入。據統計,國外優秀企業在低壓電器新產品科研、研發投入上可達到總銷售額的5%~7%左右。而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平均投入在總銷售額的1%~2%,優秀企業大約在3%左右。
在低壓電器新技術、新產品不斷發展以及智能電網發展和安全用電日益受重視的大背景下,如果我國低壓電器行業不加大科研與新產品研發投入,不加大基礎共性技術研究,快速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必將阻礙我國低壓電器行業可持續發展,并失去市場競爭能力。
低壓電器制造成本上升勢頭不可逆轉。我國低壓電器中低檔產品還在大批量生產,這批產品體積大,消耗大量貴金屬白銀以及銅、黑色金屬、塑料等材料,許多材料受制于國際市場價格。所以低壓電器主要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局面甚至繼續上升的局面將難以改變。
另外,隨著資金緊缺、財務成本上升以及員工工資快速提高帶來人員成本提高也不可逆轉。它必將造成低壓電器生產利潤不斷下降,許多企業已處于微利和虧損狀態。同時,給企業加大科研、新品研發與技改投入帶來困難。
國外著名品牌沖擊和國內壟斷行業加入令國內低壓電器優秀企業雪上加霜。在智能電網建設中,國網公司及很多設計部門更傾向于選用外資著名品牌,加上國內壟斷行業直接參與低壓電器制造,使國內現有企業包括優秀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企業缺乏合適的對外貿易渠道。長期以來,我國眾多低壓電器生產廠家關注的是生產和提高產品品質,基本定位于國內銷售,不太重視如何將自己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最缺乏的是外銷渠道和懂外貿的專業人員。再則我國企業的國際貿易由于品質不高、品牌不硬,直接用戶一般都找不到,大都還是通過中間商進行轉手銷售,利潤均在營銷過程中被中間商賺取,企業真正得到的利潤有限,所以積極性受到一定壓制。
更多資訊請關注低壓電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