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全球消費與工業產品行業小組,聯合美國競爭力委員會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6日在上海發布,這份《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預計,未來五年內,美國有望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大國,屆時中國將屈居第二。
該項研究是在對逾500名全球制造行業首席執行官和高管進行調研訪問的基礎上做出的深入分析與預測。這些高管對40個國家目前及未來制造業競爭力進行了排名,并對推動全球制造業競爭力發展的首要因素進行了評估。
報告指出,“美國制造”將會在未來五年內強勢回歸,美國更有望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大國。先進的技術和創新發展將是未來制造業的主要特征,制造業目前正處于一個可持續、智能、安全和迅速崛起的階段,而美國將是這一行業轉型的領導者。
德勤全球消費與工業產品領導合伙人蒂姆·漢利認為:“美國正在開發先進的制造技術,包括智能互聯的產品和工廠。同時,美國在預測分析以及先進材料方面也屬世界領先,而這些因素正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而在個人、技術、資本和公司間建立聯系、產生協同效應方面,美國的成就也很突出,形成了一個緊密聯系的創新生態系統,并通過研發投資創造巨大價值。”
報告指出,中國目前仍居全球制造業競爭力大國之首,但亦同時面臨著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嚴峻挑戰,如人口老齡化、本地經濟放緩與勞動力成本上漲等。
德勤中國工業產品與服務主管合伙人董偉龍表示:“中國政府已注意到中國制造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并正在大力推動‘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的計劃,同時落實相關舉措,這些行動都將提升中國在價值鏈上的地位。中國現有政策的著力點在為企業提供資本進行技術開發、可持續發展與基建開發上,這些都為中國企業發展其自身競爭力提供了關鍵支持。”
受訪的企業首席執行官一致認為,先進的制造技術將是釋放未來競爭力的關鍵,物聯網、智能產品和智能工廠為特征的“工業4.0”,以及先進的材料,都是全球制造業競爭力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受訪者還表示,人才是制造業競爭力最重要的驅動因素,主要體現為資深技術工人的素質與可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