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發布電力市場建設意見稿,電改望再提速:據北極星輸配電網報道,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于征求做好電力市場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函;該征求意見稿旨在解決目前存在某些地區對電改政策認識不到位,行政管理干預過多,電力市場建設認知不全面等問題;
意見稿明確指出電力市場的建設要按照先前電改配套文件的宗旨開展,形成健全的市場機制,積極開展競爭性市場熱點,加大宣貫力度,培育市場主體,制定和完善包含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的電力市場試點方案,不斷擴大直接交易電量規模,2016年力爭直接交易電量比例達到本地工業用電量的30%,2018年實現工業電量100%放開,2020年實現商業用電量全部放開(首次明確電量交易放開時間表).
此外,意見稿還提出對于完成“一承諾,一公示,一注冊,兩備案”的售電公司,允許其代理工商業用戶參與市場化交易或提供售電服務和綜合能源服務,10千伏以下工商業用戶可通過售電公司參與直接交易,而10千伏及以上用戶則可直接與發電企業交易(明確給出售電公司的服務用戶標準)。而對于非現貨試點地區要進一步完善輔助服務考核和補償規則,允許第三方提供輔助服務,并逐年擴大輔助服務經費規模,占上網電費比重3%~5%。
征求意見稿全文亮點頗多,我們認為該通知已明確能源局推進電力市場改革建設之決心,電改提速近在眼前。
“由量到質”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必經之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或將調整,客車補貼可能大幅下降,參與新能源汽車政策修訂的相關人士向媒體證實,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助政策調整建議已向上提交。與之前網上流傳版本相比:1)新能源乘用車并無35萬元價格上限,但是將引入噸百公里電耗、B狀態燃料消耗量與常規燃料消耗量對比等限制指標;2)客車“按電池容量分階梯補貼”的建議已被采納,將按照0-50kWh、50-100kWh、100kWh三個電池容量級別補貼,補貼上限為20萬元,同時增加百公里耗電量要求,補貼額度降低大約50%。
補貼標準的具體化和嚴格化將有利于引導市場從粗放走向精細,通過政策紅利促進技術突破和創新,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短期來看,補貼政策的調整,尤其是客車補貼的大幅下調將給客車市場及其上游產業鏈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不確定性情況下,我們認為對于產業鏈的投資應該選擇最具確定性的板塊,也就是最受益于下游整車由客車轉向乘用車的結構調整帶來的需求變化、最不容易受到客車縮量帶來的需求減少的影響的鋰電材料板塊。首推高端三元和六氟磷酸鋰。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