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機器人產業,四川如何突破?在綿陽舉行的一個高端峰會上,嘉賓建言——“發展機器人產業,謹防重走傳統行業的老路。”3月30日,智·造2016中國(綿陽)科技城機器人高端峰會上,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為時下熱門的機器人產業潑出一盆“冷水”:“特別要避免今天紅紅火火,明天冷冷清清,后天哀鴻遍野。”
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峰會上,有5個與機器人有關的項目集中簽約。看起來“紅紅火火”的機器人產業,四川從哪里著力、如何突破?
四川機器人產業占全國比重約為2%
全國已有22個?。ㄗ灾螀^、直轄市)在布局機器人及其相關產業。
去年10月,陜西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西安成立;去年12月,河南省政府出臺文件支持洛陽機器人產業發展;上海、湖北、黑龍江等多省市均出臺文件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我省也在去年公布《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力爭機器人產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
不過,“紅紅火火”的表象背后,我國機器人產業仍處于較低水平。以工業機器人為例,庫卡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對外合作部部長龔秩平透露,2014年全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5.7萬臺,其中國產工業機器人占比不到30%,機器人本體、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成為短板。
我省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規模較小,目前占全國的比重約為2%,規模上億元的企業只有5家。
補短板,強產業,任重道遠。“這就要求各地要支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促進各項資源向機器人優勢企業集中。切勿急功近利,重招商引資和擴大規模,輕產業創新和人才培養。”王衛明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主要聚焦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和高端產品的突破,擬加快培育3個以上機器人龍頭企業和5個以上的機器人產業集聚區,打造機器人國際知名品牌和知名區域。
與其攻堅機器人制造不如從集成領域突破“我們正在對川內的企業、科研院所進行系統的調研,以明確我省機器人產業重點發展的方向。”省經信委副主任李紅軍在會上表示。
四川有豐富的國防軍工資源和堅實的工業基礎,對高端機器人需求巨大。與會嘉賓認為,與其直接攻堅高端機器人制造,不如前期引進國外先進成熟機器人本體,集中力量攻堅機器人集成領域。
機器人“集成”,是指為機器人本體匹配一套系統,使之可以應用到實際生產中。“機器人本體本身不工作,只有賦予了它集成系統,才能完成不同客戶指定的不同任務。”成都環龍智能系統設備有限公司總裁周駿告訴記者,他們聚焦機器人系統集成領域,已有川內國防軍工企業成為其客戶。如果進行高端機器人本體研發,門檻高、成本巨大,短期內無法滿足我省高端裝備制造對機器人的需求。但根據廠家的要求和生產線的需要進行集成系統的設計研發,前期投入成本低,收益可觀。“借力我省信息技術產業基礎,機器人系統集成服務還可向人工智能領域延伸。”
成都環龍、四川中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學將在綿陽合作,共同建設特種機器人與智能裝備軍民融合研發中心,著力研究機器人智能化,突破該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
微評
弱水三千,“機器人”取哪一瓢飲?
《中國制造2025》將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十大重點領域上升為國家戰略,勾勒出中國智造未來10年的藍圖。
眼下,機器人的市場需求正在強勁上漲,成為一塊看得見摸得著的巨大“蛋糕”。上市公司攜重金不斷涌入,應用市場不斷擴大,產品類型也不斷翻新。“蛋糕”雖大,要吃上一口卻不容易。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七成以上的“蛋糕”被海外供應商分去,因為核心技術難以突破,多數中國機器人企業還在走低品質、低價格和低端行業應用的道路。
“今天紅紅火火,明天冷冷清清”,其實是盲目發展、低級競爭的結果。而對未來有無限可能的機器人產業而言,這更是“勿謂言之不預也”的前瞻箴言。四川要分食更多機器人產業“蛋糕”,需要結合自身的產業優勢和技術優勢,制定機器人產業發展“路線圖”。對機器人產業而言,智能芯片和傳感器、系統集成等領域,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和產業附加值。相信通過政策引導,市場主導,集中火力攻關,未來四川“機器人”的步伐會更輕盈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