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5年機械工業蹣跚中前進,實現溫和增長

時間:2016-04-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十二五”期間,機械行業積極應對各種不利因素和復雜形勢,深入貫徹落實裝備制造業、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全面實施行業“十二五”規劃,大力推進轉型升級,取得了新成績。

日前,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四屆三次會員大會上,中機聯會長王瑞祥在會上作了工作報告。

2015年,機械工業在困難形勢下實現了溫和增長。1-12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低于上年增速4.5個百分點,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2.98萬億元,同比增長3.32%,實現利潤總額1.6萬億元,同比增長2.46%,實現稅金總額8869億元,同比增長5.08%。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6665億美元,同比下降8.13%。其中進口2777億美元,同比下降14.06%;出口3888億美元,同比下降3.36%,實現貿易順差1110億美元。

在公布的64種主要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18種,占比為28.13%,產量下降的有46種,占比為71.87%。其中大型拖拉機產量為7.74萬臺,同比增長33%,數控機床產量為23.5萬臺,同比下降9.53%,發電設備產量1.1億千瓦,同比下降17.2%,保持了連續10年產量超億。汽車產銷分別為2450.33萬輛和2459.7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5%和4.68%,連續七年居世界第一。產品價格指數連續48個月同比下降,142種主要產品中,累計同比下降的有103種,占比72.5%。企業虧損面12.82%,比上年上升2.8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19.29%。同時,在市場倒逼和宏觀政策的引導下,機械工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轉型升級力度加大,在提升產品質量、堅持自主創新、發展智能制造、現代制造服務業以及探索新型營銷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

“十二五”期間,機械行業積極應對各種不利因素和復雜形勢,深入貫徹落實裝備制造業、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全面實施行業“十二五”規劃,大力推進轉型升級,取得了新成績。

一是產業規模實現持續穩定增長。“十二五”五年間,機械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9.9%;全行業資產規模由“十一五”末的10.97萬億元增至“十二五”末的19.27萬億元,年均增長11.91%;主營業務收入由13.96萬億元增至22.98萬億元,年均增長10.48%;利潤總額由1.17萬億元增至1.6萬億元,年均增長6.45%;出口總額由2585億美元增至3888億美元,年均增長8.51%,實現貿易順差由31.36億美元增至11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二是適應市場變化能力不斷增強。隨著我國工業化初中期向中后期階段轉變,機械工業增速進入平緩增長的新時期,同時,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主要表現為:與民生、消費相關的產品或行業增長較快,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食品包裝、農業、環保機械等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與智能、綠色相關的行業產銷形勢相對較好,儀器儀表行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特高壓輸變電、抽水蓄能機組、風電和光伏發電設備等發展勢頭均好于常規產品。

三是實施創新戰略取得顯著成果。大型核電、水電、火電和風電設備、特高壓交直流及柔性直流輸變電設備、油氣長輸管線關鍵裝備、大型煤化工關鍵設備等高端設備自主研發取得突破,燃用準東煤350MW超臨界鍋爐研制成功,并投入工程應用。長期受制于進口的流程工業用DCS控制系統國產化取得成效,國產DCS系統市場份額已超越外資產品,并已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三基”領域中高壓絕緣套管、變壓器出線裝置、優質冷軋矽鋼片、大型電站鍛件等一批長期依賴進口的關鍵基礎件、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工作取得進展。大型壓縮機、水輪模型與電站安全閥試驗臺等平臺相繼建成,部分領域已達世界同行先進水平。企業與用戶、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步伐加快,合作模式推陳出新,成效日益顯著。

四是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2010年增長30.35%回落至2015年的9.7%,前期快速擴張的趨勢明顯趨緩。同時投資結構有所改善,2015年用于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速高于行業平均增速9.02個百分點,而且其比重占行業投資總額的27.9%,比2010年提高7.43個百分點。區域結構繼續向政策預期方向調整。2015年東、中、西部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總額中,中西部地區比重較2010年提高5.5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中比重由30.82%增至33.29%。對外貿易出口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出口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由2010年的52.3%增至2015年的60.51%,提高了8.21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差額由逆差274.36億美元轉變為順差505.64億美元。

五是行業轉型發展邁出新步伐。智能制造、“互聯網+”開始起步。自動生產線、數字化車間、現代物流等已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形成一定規模;傳統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制造企業已開展了“互聯網+”的嘗試。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出現。融資租賃營銷模式在冶金、礦山等一批成套項目上開始探索,農機電子商務等新興商業模式開始應用,傳統企業向制造服務業的轉型持續推進。

同時,多種所有制企業全面發展,民營企業對行業發展的貢獻不斷加大。2015年民營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57萬億元,同比增長6.48%,高于全行業平均增速3.16個百分點,占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59.05%,與2010年相比提高了7.7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為8860億元,在全行業利潤總額中的比重達55.4%,比2010年提高8.94個百分點。

總體看,機械工業在遭遇困難、面臨諸多矛盾問題的背景下,經過全行業努力,各項任務基本完成,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