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彭黎明:研發全球最小智能機器人

時間:2016-03-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彭黎明說著,用遙控器對著桌子上的i-sobot第二代機器人一按,機器人便向前走了幾步,并做起了廣播體操。

近年來,受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國內玩具企業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龍昌數碼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昌公司”)卻提前成功轉型,借力自主技術打造自主品牌,將重心轉向智能玩具以及教育和健康保健類智能機器人的生產,使市場空間不斷擴大。

在去年底舉行的“常平杯”2015年首屆兩岸四地智慧型機器人大賽暨學界研發成果展上,龍昌公司展出的防疲勞駕駛“安駕寶”等智能穿戴設備一經推出,便受到業界人士及消費者的追捧。

對此,龍昌公司電子總工程師彭黎明表示,龍昌玩具能暢銷國內外,并在中國玩具行業舉足輕重,正是源于公司對研發創新的巨額投入,以及對生產工藝的“精益”要求。而所謂“精益”,是他們寧愿在研發和調試階段多嘗試,甚至經歷多次失敗,也必須讓投向市場的產品有質量保證,進而贏得市場認可。

不讓問題產品走向市場

3月22日晚7時許,彭黎明的辦公室仍燈火通明。

連日來,作為龍昌公司電子總工程師的彭黎明每天都帶領著數名技術人員,對今年下半年即將投入生產的老人保健機器人“小白愛家”進行技術完善。在注重研發與技術的龍昌公司研發部門,每逢碰到重要的技術問題,彭黎明都會把負責電子、結構等相關技術的人員召集起來,集思廣益,分析問題所在,直到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小白愛家”是一款陪伴老年人的智能機器人,它能夠為老人提供測血壓、打視頻電話、放歌等服務,而且通過家里的WiFi,能夠將收集到的信息,同步到兒女的手機上,讓兒女及時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

“這款產品從2015年3月份開始著手研發,已經進行了一年,目前正在做最后的技術攻關。”彭黎明說,由于“小白愛家”在躲避家庭障礙物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技術需要完善,因此,這些天來,他和其他研發的同事經常一起探討到深夜。彭黎明說:“所有的產品,都必須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寧愿在研發和調試的階段出錯并解決問題,但絕不讓產品帶著問題走向市場。”

彭黎明對智能機器人的鉆研,源于龍昌公司戰略的調整。從2014開始,龍昌已提前布局“一老一幼”玩具市場。龍昌公司總經理梁鐘銘說,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家庭收入也在不斷攀升,隨著“全面二孩”政策開始實施,孩子的數量將會不斷增加。因此,他對智能玩具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此外,隨著老齡化社會日益臨近,玩具業針對老年人的邊緣化服務市場潛力不小,梁鐘銘說,龍昌公司正借力自身的技術和品牌,針對老年人開發保健類機器人,比方說,通過手表等穿戴裝備,迅速將老年人的血壓、心跳頻率等信息收集反饋出來,這樣老年人能及時了解自己身體所釋放出來的信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研發產品獲吉尼斯紀錄

工科出身的彭黎明,在龍昌公司已經工作了9個年頭,對技術與品質的堅持已成為他的標簽。作為技術帶頭人,他一直醉心于技術的攻關與品質的提升。有時為了解決某個智能玩具的問題,他經常獨自鉆研到深夜,對品質的追求,讓他陪伴家人的時間也少了很多。但客戶和市場,也對彭黎明這種孜孜不倦的追求勁給予了豐厚的回報。

2007年初,一位日本客戶帶來了一個關于智能機器人的設想,與龍昌公司展開合作,雙方將制作一位能模仿人類多種復雜動作的智能小型機器人。

“接到研發的任務后,心情很激動,既緊張又感到充滿挑戰。”彭黎明說,之前公司盡管也生產過機器人,但結構和性能都比較簡單,遠沒有像日本客戶要求的這么復雜。

彭黎明迎難而上,為了不斷從技術層面挑戰自己,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一頭扎進去研發。2008年,經過近一年的埋頭苦干,第一代產品i-sobot正式面世,盡管價格不菲,但由于產品制作精細,而且功能豐富,能模仿人類157個動作,推向市場后,產品在歐美獲得了空前成功。短短時間銷量就超過10萬臺。產品還以“全球最小智能機器人”獲得2008年吉尼斯世界紀錄。

彭黎明說,之所以研發用了近一年時間,是因為對產品性能的高要求和對細節的不斷完善。在i-sobot很小的體積內,彭黎明不但安裝了17個伺服器,而且還考慮到各種元件的組合,讓智能機器人每個動作都自然、到位、有力。

彭黎明認為,作為技術領導,需要組織、領導、激勵其團隊為目標而工作,也需要對自己的才干和能力邊界有較為清晰的認知,而這些,都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培育起來的。

彭黎明說著,用遙控器對著桌子上的i-sobot第二代機器人一按,機器人便向前走了幾步,并做起了廣播體操。

吸納前沿技術推陳出新

龍昌公司總經理梁鐘銘認為,每天都有新生命在誕生,因此玩具業永遠是朝陽產業,關鍵在于,企業要根據市場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掌握核心技術,把控好品質,進而提升競爭力。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玩具出口占全球市場的75%,其中有近一半來自擁有幾千家玩具廠商的東莞市。香港每年出口近千億港元的玩具,70%左右也由東莞制造,東莞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玩具生產基地”。然而,東莞玩具業也一直存在勞動密集程度高、附加值低和品牌缺乏等軟肋。

在梁鐘銘看來,一家只做低層加工的玩具企業,只能被動等待下單客戶的挑選,然后出價低的企業取得客戶訂單,最終走入惡性競爭。“但如果加工企業有自主技術和自主產品,那么,玩具企業就擁有了強大的市場議價能力。”

早在2014年,龍昌公司就與北京化工大學共建“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這在業界屬于首創。眾所周知,材料是玩具企業的根基,而龍昌公司與北京化工大學的標準材料面世后,意味著未來衡量國內很多玩具企業的材料是否安全達標,可以以該物質作為參照標準。目前,標準材料已經研發成功,正在積極準備推向市場。

而龍昌公司的新戰略,與彭黎明所在的研發部門息息相關。彭黎明說,未來的市場競爭,技術與品質將占主導地位,也更需要技術人員具備“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就是要求在產品的個性化、質量和檔次上下功夫,不斷吸納最前沿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