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3月23日報道,國際能源署高管表示,俄羅斯與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達成的凍結油產協議可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現如今,與會國家中也只有沙特阿拉伯一國具有增產的能力。
據報道,俄羅斯和歐佩克組織成員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和卡塔爾在上月達成協議,將石油產量維持在一月水平,布倫特原油期貨強勁反彈,從最低位27美元一桶上漲超過50%。卡塔爾邀請了歐佩克全部13名成員以及非歐佩克石油輸出大國,于4月17日在多哈展開新一輪凍產會談。
國際能源署石油工業和市場部負責人尼爾阿特金森(NeilAtkinson)在一次行業會議上稱:“在參加會議的國家中,據我們所知只有沙特阿拉伯還具有增產的能力,因此凍結油產可能是毫無意義的,這更像是為了建立人們對油價穩定的信心而做出的一個姿態。”
報道稱,利比亞已經加入伊朗消極對待此項提議的行列。這兩個歐佩克石油輸出大國擁有足夠的增產空間,就算四月份會議達成任何協議,,該舉也會限制該協議的影響力。
阿特金森稱,解除制裁后,伊朗第一季度石油日增產量達到了歐佩克預期的30萬桶,此后的第三季度,德黑蘭還會以相同的量進行增產。他又補充說道,伊朗并沒有真正向市場輸入大量石油,而是更加慎重。伊朗需要一段時間重新獲得制裁前在歐洲的市場份額,這些市場份額目前被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伊拉克所占有。他還稱,“我們覺得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今天的石油價格可能不會達到40美元一桶,但會穩定在30多美元,并且持續上升。我們認為,除非基礎有很大變動,否則油價會有一些支撐。”
報道稱,國際能源署希望需求和供應之間的巨大差距可以在下半年縮小,從而為2017年的石油價格恢復鋪路。
更多資訊,請關注石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