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金融風暴牽動國際油價動蕩起伏

時間:2008-10-13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從去年年底開始,國際原油價格由于受到國際經濟和政治局勢等多重因素地影響漲跌不穩,目前在100美元左右高位徘徊

  從去年年底開始,國際原油價格由于受到國際經濟和政治局勢等多重因素地影響漲跌不穩,目前在100美元左右高位徘徊。由于此次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動蕩,世界經濟發展步伐明顯放緩,隨之原油需求相應有所下降。包括歐佩克等組織在年內紛紛調低了今年國際原油需求預期。而反觀半年多以來國際油價的走勢,在石油供應無明顯大幅提升的情況下,上半年油價卻一路瘋漲,并在7月11日達到147美元的歷史最高,然后又出現歷史性的暴跌。除了受到美國次貸危機和華爾街風暴的影響外,國際投機資本的暗箱操作痕跡在國際油價地大起大落中越發明顯。   在此次國際油價出現大幅動蕩的趨勢下,我國作為世界能源消耗大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緩解國內通脹壓力,并對CPI和PPI產生相應的影響。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定價機制改革將迎來良好時機。   多重因素致國際油價漲跌   從去年至今,國際油價如同“過山車”一樣漲跌不定。從今年2月上行突破100美元后,于7月11日登上147.27美元每桶的歷史最高點。然后在美國次貸危機地加劇,以及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經濟恐慌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在9月15日下行破百,并于同月16日以每桶91.15美元報收。之后,僅僅事隔五天,在9月22日由于投資者擔心美國政府金融救援計劃將導致美元貶值,紐約指標原油期價終盤報每桶120.92美元,漲幅高達15.7%,創1984年原油期貨市場建立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今年世界經濟下滑趨于明顯,美國次貸危機的持續影響加劇了全球經濟地降溫。美國五大投行時代的終結帶來的華爾街金融風暴更是給世界經濟澆了一盆冷水。雖然目前美國政府正積極進行“救市”,然而在“救市”效果顯現前的過度期間仍然充滿了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因而國際經濟形勢的風云突變對未來國際油價走勢地影響將會更加突出。   摩根士丹利公司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認為,全球經濟下滑剛剛開始,信貸危機的影響仍將繼續,隨著全球經濟降溫,石油、金屬等價格有可能回落。中國現代國際關系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則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的全球影響進一步深化,并從虛擬金融層面向實體經濟擴散,對世界經濟衰退的悲觀預期導致國際油價急劇下跌。   鑒于國際油價自身的不確定性,雖然總體價格走勢仍然要依據全球經濟發展態勢,但是從今年以來油價的大起大落來看,國際油價在全球石油需求并無大幅提升以及世界原油供應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卻暴漲大跌。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主要是由于投機資本的炒作所導致。   據了解,目前國際商品期貨市場的投機資本多達2600億美元,其中50%用于石油期貨合約交易,相比5年前漲幅達1900%。美國10號公布的一項獨立研究報告也指出,在今年前6個月的油價上升通道里,共有600億美元的巨額資本流入國際石油期貨市場,一路炒作油價到147美元的高點,而隨著油價的回落,又有390億資本撤離市場。   國際油價牽動中國   我國作為石油對外依存度達50%的石油進口大國,國際油價的走勢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相關能源產品的成本和市場價格走勢。而長期以來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倒掛現象嚴重,無法有效與國際市場進行有機接軌,今年上半年,高漲的國際油價給我國相關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和生存危機,并在不同行業不同程度地侵蝕著企業的利潤空間,從而間接對我國PPI和CPI產生一定影響。   相反,國際油價下跌則有利于減輕我國煉油企業的成本壓力,從而有效上緩解國內油價長期倒掛的局面。同時有利于減輕國內通脹和能源相關企業的成本壓力,從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國PPI由高點回落。并帶動相關能源產品價格下降,間接有利于CPI的回落,緩解國內通脹壓力。   據了解,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10.1%,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漲幅。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5.3%。1至8月份我國PPI累計同比上漲8.2%。   資深石油專家韓學功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比較低迷,在未來一兩年內,世界經濟增速將可能放緩,這意味著石油需求也將減少。同時,中國需求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如果國際油價能在比較長的時間內維持在100美元以下的水平,則中國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深入改革將到火候。”   由于我國經濟基本面仍將保持又好又快發展的態勢,經濟基礎相對穩定,相比較世界其它新興市場,更具備維持經濟良好發展的能力。因而在國際原油價格下滑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市場化定價機制改革將迎來良好時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