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我國機器人產業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除了爭取商業銀行為主的傳統金融機構的貸款積極支持外,充分依托國內迅速發展的資本市場也將積極促進中國機器人產業可持續發展,幫助機器人企業做大做強。
王華民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委副主任、北安集團投資總監
現階段西方國家都將發展制造業作為提升本國國力、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并著力增強包含個性定制、柔性制造、成本效率、全球資源整合等核心要素的制造業競爭力。作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機器人技術與產業更是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在此背景下依托資本市場集中力量發展機器人產業,主動占領機器人技術和市場制高點,將徹底改變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有效推動高新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我國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
依托資本市場促進中國機器人產業可持續發展
依托資本市場積極發展機器人產業是推進制造強國戰略重要動力
目前,國內人力成本上升、勞動力結構性供給下降,以及新興經濟體間競爭加劇、歐美發達國家重新重視制造業等復雜局面正倒逼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機器人具有可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避免生產事故、可在惡劣環境工作等優勢,已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機械、航空、航天等行業中。依托資本市場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可有效提高我國制造業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和兩化深度融合,是推動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動力。
依托資本市場發展機器人產業是推動新興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
機器人涉及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機電一體化、神經技術、仿生、人工智能等技術,涵蓋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各種先進技術的融合體。依托資本市場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既能推動信息技術、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領域基礎共性技術的創新突破,又可為諸多新興產業提供廣闊應用市場,進而可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合創新發展。
依托資本市場發展機器人產業是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戰略部署
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是新時期我國“走出去”戰略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能促進我國出口貿易從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緩解國內資源、就業、產能過剩等多種壓力。機器人集多種先進技術于一體,代表未來高端裝備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并購基金股權投資收購國外先進項目可以盡快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將縮小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增強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力,為我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奠定堅實基礎。
依托資本市場扶持機器人企業做大做強
努力設立一個國家級機器人產業引導基金。從宏觀領域引導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方向,帶動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園區因地制宜地發展有特色的機器人產業和有聚焦效應的中小企業集群。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科技部等相關部委的政策鼓勵和資金扶持下,聯合社會資本設立機器人產業引導基金,參照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管理模式,總規模在“十三五”時期為300億元。
從中國機器人過去40多年的發展歷史來看,政府一直發揮著主導作用,機器人產業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需要政府的強力支持推動。從“七五”計劃開始,政府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上的投入和支持就有目共睹,“機器人產業始終在享受政策紅利”。2013年12月工信部對外發布《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達到100以上(2014年為36)。目前,中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已經發布,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也即將出臺。此外,2014年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04專項,即高檔數控機床數字化設計關鍵技術與工具集研發及典型產品應用)也明確將重點支持機床機器人。
鼓勵在北京、沈陽、深圳、重慶和武漢等機器人產業發展基礎好的國內重點城市設立地方性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基金。每只規模在10~30億元,通過相關配套發展政策來扶持當地有特色的高成長性中小微機器人企業。
在中央政策的激勵下,許多地方政府也陸續制定機器人發展扶持政策。深圳市發布《關于組織實施深圳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2014年第一批扶持計劃的通知》,明確將重點支持包括智能控制焊接、重載搬運、柔性裝配等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輔助設備,以及服務機器人、精密制造核心部件等領域。廣東東莞更是投資27億元建設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而在此之前,湖南長沙、四川、湖北、山東青島等地已紛紛出臺扶持政策,力推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
截至2016年3月3日全國已建或擬建的機器人相關產業園(基地)40個,產業園規劃面積超過4萬畝,到2020年的規劃投資額超過5000億元。而重慶則將機器人等智能裝備產業集群確定為該市十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其兩江新區、江津、璧山、大足和永川共五個區布局機器人產業。
積極支持國內各類私募股權基金對機器人企業進行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為機器人產業鏈中高成長、潛力大、創新型(包括商業模式創新)、科技型、技術及團隊領先的企業提供機會。
通過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支持企業成為上市公司
中小機器人企業想通過金融杠桿做大、做強,想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就必須走資本市場的道路。
中國已經基本形成完善成熟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目前國內資本市場包括主板市場、中小板市場、創業板市場和新三板市場四方面領域,上市公司約九千家,涉及機器人領域的上市公司約有近200家,其中新三板企業占一半左右。主板市場是上市標準高、信息披露規范、透明度強和監管體制完善的有國際影響力的全國性大市場,上市的企業多為市場占有率高、規模大、基礎較好的國有大企業,目前已有上市公司近1600家。中小板市場主要服務于即將或已進入成熟期、盈利能力較強、但規模與主板市場企業相比較小的中等企業,目前已有上市公司近800家。創業板是以自主創新企業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為服務對象,這些企業的成長性特點突出,開始具備一定的規模和盈利能力,在技術創新、經營模式創新等方面非常活躍。主要為“兩高”、“六新”企業,即高科技、高成長性、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能源、新材料、新商業模式企業,目前已有上市公司500家。
積極參與異軍突起的新三板市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全國性場外市場,簡稱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市場)。2013年12月14日國務院出臺《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國發〔2013〕49號),明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是經國務院批準,依據證券法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境內符合條件的股份公司均可通過主辦券商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股份,進行股權融資、債權融資、資產重組等。申請掛牌的公司應當業務明確、產權清晰、依法規范經營、公司治理健全,可以尚未盈利,但須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所披露的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完整。因此,國務院本質上希望將新三板市場打造成中國版的納斯達克市場。
新三板是中小機器人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最佳選擇
新三板市場的六大功能
全國性場外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這個金字塔體系的基礎層次,將為創新創業型機器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其主要具備以下功能。
價格發現功能。場外市場通過做市商等交易制度為掛牌公司實現連續報價,使掛牌公司價值充分反映。
股份轉讓功能。掛牌公司股份可在新三板市場公開轉讓,獲得流動性溢價。
定向融資功能。掛牌公司可在新三板市場通過定向發行股票、債券、可轉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等多種金融工具進行融資,拓寬融資渠道。
規范治理功能。掛牌公司在申請掛牌時需經主辦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中介機構輔導規范,并接受主辦券商的持續督導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監管,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因此公司治理和運營將得到有效規范。
并購重組功能。掛牌公司可借助新三板市場通過兼并收購、資產重組等手段加速發展壯大。
直接轉板功能。在新三板掛牌公司,達到股票上市條件可以直接向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交易。
國內中小機器人企業上新三板的八大優勢
實現股份轉讓和增值。作為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機器人掛牌公司股份可在新三板上自由流通。并獲得流動性溢價,估值水平較掛牌前有明顯提升。可吸引更多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對其了解和投資。
提高綜合融資能力。實現股權及債權融資,機器人企業掛牌后可根據其業務需要,向特定對象進行直接融資;掛牌公司可以在全國性場外市場通過公司債、可轉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等方式進行債權融資;獲得更低成本的銀行貸款,掛牌后公司股權估值顯著提升,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對公司認知度和重視度會明顯提高,將更容易獲得商業銀行貸款,金融機構更認可股權市場價值,進而獲得股份抵押貸款等融資便利。
獲取更多發展資源。在新三板掛牌后,機器人企業能夠吸引到全國優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投資機構以及優質供應商和客戶的關注,從而能夠為企業在資金、管理、人才、品牌、渠道和經營理念等方面提供全面服務,拓展企業的發展空間。
提升公司治理規范度。中小機器人企業掛牌過程中在券商、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中介機構的介入下,企業可以初步建立起現代企業治理和管理機制;掛牌后在主辦券商的持續督導和證監會及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的監管下規范運營。因此可有效提升規范度,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進入主板市場的快速通道。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部分,新三板具有對接主板和創業板市場的功能定位,是通往更高層次資本市場的綠色通道。
提升企業公眾形象和認知程度。機器人掛牌公司是在全國性場外市場公開轉讓的證監會統一監管的非上市公眾公司,能提升企業形象和認知度,在進行市場拓展、取得客戶信任、提高公眾認知及獲取政府支持方面都更為容易,有利于企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
降低直接上市的媒體公關成本及風險。公司進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后提前進入公眾視線,經過更長時間的運營及媒體的淡化,有效地化解一些媒體的片面報道等影響審核的因素,降低媒體公關成本及風險。
發行優先股,拓寬融資渠道。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6號)公開發行優先股的發行人限于證監會規定的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優先股的發行人限于上市公司(含注冊地在境內的境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眾公司。新三板掛牌轉讓企業為非上市公眾公司。通過發行優先股,可以拓寬新三板企業融資工具,吸引更多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通過優先股的方式投資新三板企業。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