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3月20日至24日德國總統約阿希姆高克將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近年來,中國一直在開展與“工業4.0”相關的技術研究,德國企業對此亦感興趣,希望在創新方面能有更多合作機會。預計在訪問期間,中德有望加強工業4.0合作。
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意在轉型和升級。那么,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工業,對于我們來說是威脅還是機遇?事實證明,從它發生的那一刻開始,雖然傳統制造業仍然會留在市場中,但是它們的建立者一定會在工業革命期間改變他們的全套組織、流程和功能。工業是我國經濟的中堅支撐力量,傳統增長模式已經走不通,創新轉型、提質增效已刻不容緩,因此,中國工業4.0智能化改造是中國制造業升級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要適應制造強國戰略需求
高等院校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載體,能夠為制造強國戰略的實施提供強大人才驅動。但在實踐中,我國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技能模仿,輕知識創新、技能創造,培養模式重標準化、輕個性化的問題,這不利于高校在教學、科研、學習和實踐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因此,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必須注重高等教育的創新,通過探索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不斷適應制造強國戰略的需求。
近年來,維視圖像深度參與學校教育教學合作。將工廠開到學校,將學校辦到工廠,在學校設立技術研發中心、實驗實訓平臺、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新高等教育成本轉移機制,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水平,更好地支持和幫助了高等教育的發展。
其次,在人才培養的驅動下,維視圖像結合工業現場實踐經驗開發了工業4.0機電一體化實訓系統,該系統是將實際工廠里常用的工業4.0機電一體化技術,濃縮在一個小型自動化柔性生產流線設備上。可實現企業、高校、職業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進行機電一體化、自動化、軟件編程、機器人等相關學科的教學培訓、實訓與技能比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