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不少熱詞、新詞,其中“工匠精神”一詞充滿了傳統色彩和源遠流長的意蘊,讓人耳目一新,引發了代表委員與公眾的熱議。回顧報告,總理這樣說道: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工匠精神”的內涵
在過去,我們一提及“工匠精神”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德國,德國有很多企業是百年老店,長期生產某種產品,他們的工人,很多世代做一個工種,手藝代代相傳,他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所以德國的產品,是世界公認的質量過硬,“德國制造”歷經百年依然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這一切無不得益于它們百年來對產品的執著和創新意識。
由此,“工匠精神”簡單來說就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一種精神理念。深究其精神內涵則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
首先,是精益求精的理念。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產品,把99%提高到99.99%。
其次,是嚴謹、一絲不茍的方法。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
再次,是耐心,專注,堅持的信念。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因為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無論是使用的材料、設計還是生產流程,都在不斷完善。
最后,是專業、敬業的態度。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
其實,這樣的“工匠精神”早在中國古代西周時期就已出現,當時西周曾設立“百工制度”,古代“中國制造”聞名遠近,遠銷海外。而在今天的中國,“工匠精神”卻顯得難能可貴,因為這意味著更多的付出與投入,更多的耐心與專注。
“工匠精神”的現實意義
《中國制造2025》指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目前我國制造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大而不強、產品檔次整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弱等問題。整個社會心浮氣躁,追求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LED照明行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樣逃不開“大而不強”的尷尬狀況,這其中有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等問題,也有以企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創新體系不完善、產品檔次較低的原因。
尤其在過去的2015年,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中國經濟逐漸步入新常態,LED照明產業增長率降到了20%以下,價格戰愈演愈烈、行業增收不增利、結構性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不斷凸顯。LED照明已經全面進入了紅海階段,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引發包括國內外各大照明公司進行持續不斷的價格戰,價格戰的持續進行導致一部分企業不惜犧牲產品質量來爭奪市場份額,導致照明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嚴重破壞行業發展秩序。
日前,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不僅受到的廣大消費者的極大關注,也讓整個業界如臨大敵,大多數企業準備隨時“迎戰”。近期全國各地的燈具檢測結果表明照明行業成劣質重災區,且抽檢公布的質量黑榜中不乏知名品牌。其中,上海汽車照明燈具質量抽檢2個批次樣品不合格,不合格商品的配光性能實測值均超過標準要求上限;南京LED球泡燈抽檢100%不達標,顯色指數合格率僅為35.7%。北京10批次燈具抽檢不合格,主要涉及問題為騷擾電壓、防觸電保護等項目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在工業革命之后,機器化大規模生產已經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產方式,對于現代的LED企業而言,堅持完全的傳統工藝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但是機器化時代的大規模生產帶來的一些品質問題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至于產品粗制濫造、品質不能達標的現象屢屢出現,逐漸地失去消費者對國內照明企業的信心。
如今LED行業的產能過剩并不是由消費者的需求不足所引起,而是一種產品缺乏創新、同質化嚴重所導致的結構性的產能過剩。目前,中國人的消費水平較十年、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消費者喜歡物美價廉的同時也愿意為新技術和高品質體驗“埋單”,中國已經從“溫飽型”向“品質型”轉變提升,“品質型”的生活必然要求工匠型產品。所以出現中國人到是日本、歐美搶購奢侈品、智能馬桶蓋、電飯煲等高端耐用品的浪潮,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缺乏的正是這種工匠精神創造下的匠心產品。
“工匠精神”帶給LED行業的啟發
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的LED照明行業發展迅速,也出現了一批有實力的大型照明企業。然而行業發展一路高歌前進,卻甚少停下腳步回顧過去,思考未來,導致出現一些行業發展弊端。行業的現狀,使大家重新思考怎么做好企業,怎么使市場往健康有序方向發展,這時候提出的“工匠精神”無疑為行業指明了一個發展的方向。所以,對于照明企業或者整個LED照明行業而言,如何秉承發展“工匠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企業首先需要培養“工匠精神”,將其精神內涵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只有當每一個工作者都發自內心的樹立起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態度,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他們才會就會把對專業的追求發揮到極致,體現到每一個生產環節,每一件商品中。
其次,企業發展需要專注。幾十年如一日的把產品技術做到行業最好,最專業。只有做到別人達不到的高度,企業才能發展的更好,而不是盲目跟風,什么產品好賣就一窩蜂的生產。
再次,是對產品質量的極致追求。工匠精神正是倡導一種嚴謹、精益求精的工藝理念,在照明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部件都要認真嚴謹的確保做到最好,精益求精。
最后,就是堅持不懈的創新,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等全面創新。“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只有在全球范圍內做到技術領先,才可能贏得客戶,贏得市場。
這個時代企業發展最欠缺的還是堅定、沉下心,幾十年如一日的腳踏實地把產品做專、做精,在生產、設計、技藝和流程上不斷吸收外界的新知識和新技能,貫穿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執著的追求把產品和服務做到完美。只有摒棄那些浮躁的思維和心態,培養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和專注的耐性,以此經受市場的考驗和推敲,更好地適應新常態、新時代。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