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落實 助洱海去污還清

時間:2016-03-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但是近20年來,排入洱海的氮、磷及有機污染負荷急劇上升,洱海水質日益惡化。控制面源污染已成為洱海保護治理的關鍵。

為保護洱海,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將洱海水質改善和技術推廣應用作為重點研究工作,將“十一五”和“十二五”取得的成套整裝技術在洱海流域推廣應用,并與地方保護治理和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緊密結合,使得洱海總體水質保持在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成為我國城市近郊保護得最好的湖泊之一。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自古以來,洱海就以湖水清澈、景色秀麗著稱,被譽為“高原明珠”,是大理各族人民的母親湖。

但是近20年來,排入洱海的氮、磷及有機污染負荷急劇上升,洱海水質日益惡化。控制面源污染已成為洱海保護治理的關鍵。

為保護洱海,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將洱海水質改善和技術推廣應用作為重點研究工作,將“十一五”和“十二五”取得的成套整裝技術在洱海流域推廣應用,并與地方保護治理和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緊密結合,使得洱海總體水質保持在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成為我國城市近郊保護得最好的湖泊之一。

陽春三月,記者隨國家水專項管理辦公室組織的專家組來到洱海之濱,現場考察驗收“湖泊富營養化控制與治理技術及工程示范”主題下的“流域面源污染處理設備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建設”課題。

全新技術"四兩撥千斤"設備維護不再人走茶涼

驗收專家組組長楊朝飛告訴記者,湖泊污染治理最大的難點在于治理量大面廣的面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的關鍵是做好大量分散的治理設施的維護和管理。過去開發的一些治理技術和設施往往因無法解決設備維護和管理問題,結果“人走茶涼”,驗收之后就成了擺設,無法發揮作用。這次洱海治理項目之所以能夠取得成效,其亮點就在于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記者了解到,洱海流域共有774個自然村,每年大約產生污水1036萬噸,成為洱海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達萊”)承擔的水專項“流域面源污染處理設備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建設”課題,研發出了農村生活污水脫氮除磷深度處理技術——FMBR兼氧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和設備,同時探索出了一種適合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的管理模式——“遠程監控4S流動站”,實現了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真正落地的問題。

這項技術不僅為洱海流域分散式污水治理提供科技支撐,也為類似湖泊和廣大農村分散式污水治理提供了示范。

大理洱海湖泊研究中心衛志宏告訴記者,為保護洱海水質,當地政府沒少投入。先后嘗試了各種國內外污水處理工藝,但大多難以穩定達標,集成化程度低,管理維護難,無法有效發揮作用。而水專項研發的農村生活污水脫氮除磷深度處理FMBR技術和設備,在大理百村項目的應用效果,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

洱海周邊才村、上關村是水專項的兩個示范點。這兩個示范點是普通生活污水、洱海流域養殖生活混排水等兩類村落污水的典型代表。課題研發的FMBR處理技術和設備將兩種污水的處理成本分別控制在0.57元/噸、0.78元/噸,且出水水質都能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實現了高效、低耗、低成本。

衛志宏說,高濃度畜禽養殖廢水是農村污水處理的難點,而之前采用的土壤凈化槽、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等污水處理設施,對氮磷的處理效果不穩定,且效率不高。示范點采用的兼氧FMBR技術的核心是將傳統污水處理生化—沉淀分離—過濾—消毒—污泥脫水干化—污泥處置等多個環節合并為一、高度集成,不排有機剩余污泥,基本無二次污染問題,出水可直接回用。

在洱海現場考察時專家告訴記者:“不計消耗地把污水處理好并不難,難的是用盡可能小的消耗把污水處理好,FMBR技術就是這樣一項能‘四兩撥千斤’的重大創新。”

不再排放有機污泥分散設施無需專人值守

洱海流域有近800個自然村,如此大量而分散的處理設施派誰去管理?如何管理?

課題負責人、金達萊董事長廖志民告訴記者,適合分而治之的產品,一定要能實現無人值守。如果能讓污水處理設施成為自動運行的產品,現場就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監管。要無人值守,必須實現污水處理過程中不排放有機污泥,這就是技術的核心要求,也是傳統工藝根本無法實現的。

分散式處理設施監管難不難?金達萊總工居德金接受采訪時說:“如果用常規技術治理肯定不現實,因為常規技術需要做工程,需要專人看守,一個人不行,還得倒班,最起碼需要兩個人,但是技術人員誰愿意長期待在農村?水專項研發的產品安裝之后不需專人值守。這種污水處理設施好像空調一樣,只要設定好功能參數,便可自動運行,出來的水就是處理之后的可再生利用的中水。只需借助視頻監視,幾個人就可監控成百上千套設備的運行情況。”

“現場維護也很簡單,兼氧FMBR設備只需每3個月維護30分鐘。5萬~10萬人的片區,布置30~50臺設備,設一個維護站,配備兩名專職人員即可。這很像汽車4S店模式,所不同的是汽車4S店是固定的,而這種設備的維護人員是流動的。”居德金說,“水專項將適用于不同環境、不同類型、小型分散的污水處理設備變成標準化、系列化的產品,形成了日處理量15m3/d、50m3/d、100m3/d、200m3/d、300m3/d、500m3/d的標準化產品,并開發了遠程監視系統和故障報警系統,實現對FMBR設備集中遠程監管和實時報警,這是對產業的突破。”

產業化推廣成效顯著設備扎根全國近千個鄉鎮村

據大理州環保部門介紹,通過課題成果FMBR技術在大理洱海流域兩年多的產業化推廣應用,雙廊、古生村等洱海流域周邊村落污水、畜禽養殖廢水得到了治理,降低了入湖污染負荷,洱海湖泊富營養化進程得到遏制,同時也形成了適合于洱海流域農村面源污染處理產業化示范基地。

據了解,目前,我國農村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為80億~90億噸,96%的村莊沒有排水渠道和污水處理系統。農村生活污水具有量大面廣、有機物濃度偏高、日變化系數大、間歇排放、控制困難等特點,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嚴重污染農村生態環境,直接威脅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阻礙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生活污水到底怎樣才能治好,這個問題考驗著管理層和整個業界。

目前,FMBR兼氧膜生物反應器設備已在大理百村項目中推廣,在洱海流域11個鄉鎮60個村落污水處理點得到應用,大大助力了洱海保護,也為國內同類湖泊和農村分散式污水治理提供了裝備和管理支撐。

課題承擔單位金達萊獲得國際水協IWA2014年度東亞地區項目創新的研究應用獎,FMBR設備也在國內28個省市近千個鄉鎮村污水治理項目得到應用,并成功出口500余套設備至13個國家。截至目前,累計實現處理水量近40萬噸/天,實現總產值預計達11億元。

更多資訊請關注供水環保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