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面板廠商瞄準AMOLED 誓與日韓企業比高下

時間:2016-03-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現在AMOLED正進入發展的高潮期,國內外廠商紛紛大舉進軍。高裕第認為,AMOLED正在發展階段,技術依然是主導力量,無前人經驗可循。韓國、日本等都將OLED作為戰略產業,像其他的高端技術一樣,不可能引進。我國發展OLED,只能依靠自主創新。

3月15日~17日,FPDChina2016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中小尺寸OLED廠商成為今年面板場館的主角,維信諾、和輝光電都設置了展位,天馬也帶來了AMOLED顯示屏,在OLED電視展位中湊熱鬧。智群咨詢高級研究經理陳麗娟認為,顯示技術升級需要靠OLED,國內外廠商都在加大對OLED方面的投資和布局。

國內廠商加大布局AMOLED

此前,有外媒稱,日韓廠商正加緊擴充OLED屏幕生產線,以迎接新iPhone對OLED顯示屏的強勁市場需求。LGDisplay計劃在2017年上半年讓6代OLED生產線達到每月7.5萬塊OLED顯示屏基片的產量;三星已經投資最多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85億元)來擴充生產線,2017年的月產能將達到9萬塊。JDI(JapanDisplay)則將現有的在Ishikawa的工廠改為生產OLED面板。

除了日韓廠商,國內廠商近期對OLED顯示屏的投入也在明顯加大。維信諾已啟動昆山5.5代AMOLED量產線的二期項目,2017年將投產,其中部分產能將用于生產AMOLED柔性產品。京東方公告稱擬投資245億元建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二期項目。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也有所行動,其公告稱國開發展基金擬以現金16.84億對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增資。近日,深天馬A發布公告稱,將以3400萬元受讓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全資設立的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34%的股權。

國內廠商對OLED的布局不止如此,陳麗娟透露,天馬和京東方還要新建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京東方的在綿陽,而天馬的則在武漢。此外,和輝光電也有第6代LTPS/AMOLED生產線的計劃,預計今年年底打樁。

而且還有消息稱,鴻海一旦將夏普成功收購,將向其OLED業務投資2000億日元,用于開展OLED顯示器業務的研發和量產設備。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鴻海如果沒有夏普的OLED業務,可能會失去來自蘋果將來的大量訂單。因為AMOLED顯示屏的結構更加簡單,顯示屏和觸控屏的合二為一是一大趨勢,這簡化了產業鏈條,降低進入門檻。

如果鴻海缺乏戰略性資源AMOLED,旗下的富士康此前在液晶顯示屏方面積累下來的資源可能會因為AMOLED顯示屏這波趨勢的到來而付之一炬,所以郭臺銘為什么這么著急收購夏普就在于此。

這些廠商對OLED的巨大傾注,顯示出OLED強大的市場魅力。OLED幾乎兼顧了已有顯示器所有的優點,同時擁有超薄、超清、低功耗、反應時間短等特點。這也是為什么國內廠商都在用AMOLED顯示屏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OLED目前良品率低,價格過高,只有旗艦機型才能用得起。陳麗娟表示,由于AMOLED資源相對單一,采用OLED顯示屏的風險過高,同時蘋果也在攻克OLED的一些技術難點。她認為,國內已經有大量的廠商在用OLED顯示屏,為了增強產品競爭力,2018年蘋果手機可能直接采用曲面顯示屏。

能否與日韓廠商同臺競爭?

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中國液晶已經站在世界的前列。現在OLED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中國是否有機會在AMOLED方面與日韓廠商同臺競技呢?

陳麗娟表示,現在AMOLED領域還處于技術積累階段,韓國廠商技術保持領先地位,而且不管從相關設備還是從材料來講,韓國廠商都保持高端壟斷的地位。三星為了能夠保持絕對領先的地位,甚至與上游設備廠商簽署相關協議,限制本土某些關鍵設備向外出售。而國內AMOLED整體產業鏈還不完善,起步相對較晚,人才明顯不足,技術儲備不多,限制了國內OLED廠商的發展。

即使是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維信諾總經理高裕第表示,國內廠商還是有機會與日韓廠商同臺競技。OLED屬于新興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技術重,新空間還很大,專利的格局呈割據式的,沒有一家廠商能夠用所有的知識產權。而三星在AMOLED方面的突出表現,與三星的財力不無關系。

但是國內在AMOLED方面也有不少技術積累,而且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高裕第透露,2015年維信諾僅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設備的安裝、調試、工藝的設計、產品的調試以及市場的開發,這在業界是最短的,也證明了國內廠商有一定的技術積累。而且國內廠商主導或參與了OLED國際標準的制定,顯示出國內廠商在國際市場中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能夠在AMOLED取得主動權,國內廠商也試圖和上下游廠商共建產業鏈。高裕第透露,之前PMOLED方面的材料都要進口,但現在維信諾在PMOLED方面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85%。現在AMOLED方面的材料很多從國外廠商購買,如果這些材料能夠在創業公司孵化,有利于促進產業良性發展。但是這種孵化單靠政府支持是不夠的,需要像韓國一樣,由大企業三星牽頭,然后培養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推動行業長遠發展。維信諾正在AMOLED方面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企業,一起做技術跟進。

現在AMOLED正進入發展的高潮期,國內外廠商紛紛大舉進軍。高裕第認為,AMOLED正在發展階段,技術依然是主導力量,無前人經驗可循。韓國、日本等都將OLED作為戰略產業,像其他的高端技術一樣,不可能引進。我國發展OLED,只能依靠自主創新。OLED是包含材料、器件結構、驅動技術等多項技術的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沒有多年的專注研發,是不可能掌握的。在AMOLED方面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不斷技術積累。就像LGDOLED事業部長呂相德在去年9月所說的,“生產OLED產品比液晶產品難10倍。”

此外,柔性顯示趨勢也十分明顯。陳麗娟表示,現在手機廠商無論用液晶屏,還是用OLED屏,在形態上沒有實質上的差別,而柔性就不一樣,可發揮的空間更大。而且蘋果正在試圖加快推進柔性顯示在手機上的應用。高裕第透露,維信諾在多年前就布局進行OLED柔性技術開發,現在已完成了量產工藝集成。維信諾認為柔性顯示技術與產品設計相融合,可以加快推進柔性顯示產品化。只是柔性顯示技術難點更多,更需要時間去積累。國內廠商在推進AMOLED量產的同時,也在柔性顯示、透明顯示進行技術儲備,這有利于支撐OLED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