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物聯網技術帶動傳感器市場的釋放

時間:2016-03-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中國傳感器產業已形成從技術研發、設計、生產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部分細分領域已躋身世界領先水平。

智能制造的發展推動了眾多行業市場的擴展,如傳感器市場。傳感器作為很多產業的零件之一,不斷受到市場的連鎖反應,漸已成為市場的主打產品。

中國傳感器產業已形成從技術研發、設計、生產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部分細分領域已躋身世界領先水平。但就總體水平而言,國內的傳感器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技術相對落后。中國市場上的中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但部分分細分領域已躋身世界領先水平,如基于微機電系統(MEMS)的傳感器,它是傳感器市場的主打產品。

據科技市場研究機構IC-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所售傳感器的80%均是基于MEMS技術。中國的歌爾聲學、瑞聲科技和美新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已進入全球MEMS傳感器供應商前50強,前兩者分別是全球第二和第四大MEMS麥克風供應商,出貨量占2014年全球市場的25%;匯頂科技的隱藏式指紋識別傳感器技術已引起全球關注。另外還有信立科技、漢威電子、威爾泰、士蘭微等國內知名傳感器廠商。

但就總體水平而言,國內的傳感器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技術相對落后。國內企業的產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壓力、溫度、應變片等低附加值產品,近年內有幾家企業開始MEMS產品的生產,其中麥克風產品勢頭發展較好,但其他如壓力、加速度、陀螺等也是比較低端得產品。國內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產品嚴重欠缺。

全球目前約有40個國家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開發,研發機構超過6000余家。其中,美國、日本和德國實力較強,產品門類繁多、覆蓋面廣、市場占有率總和超過60%,掌握市場主導權。

在中國方面,據行業統計估算,我國2014年敏感元件與傳感器銷售額突破1200億元;2015年需求量約為652.9億個,增長率高于18%,銷售額將突破1300億元。目前,我國已有1700余家從事傳感器研制、生產和應用的企事業單位,傳感器產品達到10大類、42小類、6000多個品種。

與歐美日相比,國內在整個產業的各個環節都是落后的,制造技術和封裝技術更加明顯。基礎環節的問題解決不夠徹底,原始性創新的產品少,導致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份額都比較低。從半導體芯片行業分析看來,傳感器是我國與國外差距比較小的領域,這與傳感器產業整體起步較晚不無關系。而現在正是由傳統向新型傳感器轉型的關鍵階段,布局得當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這個彎道就是物聯網。

因為物聯網所需的大量傳感器芯片只需完成簡單的數據采集、存儲和傳輸,這就要求芯片必須低功耗、低價格。借助現有的材料、封裝技術,這些性能在45nm芯片上即可完美呈現。而我國在45nm左右制程和8寸晶圓上有成熟的產業布局,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這些產能將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