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長江證券:傳感器產業受益于無人機有望爆發

時間:2016-02-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長江證券分析認為,傳感器是無人駕駛各個階段的必須品,在汽車智能化率不斷提升中進入快速成長期。相對于環境感知系統提供商,傳感器產業鏈將率先收益,極具投資機會。

無人駕駛作為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其所帶來的產業變革和巨大機遇已經成為業內外共識。相關產業鏈受到投資機構重點調研。長江證券分析認為,傳感器是無人駕駛各個階段的必須品,在汽車智能化率不斷提升中進入快速成長期。相對于環境感知系統提供商,傳感器產業鏈將率先收益,極具投資機會。

傳感器是汽車之眼,貫穿無人駕駛始終。目前我們仍處于輔助駕駛和半自動駕駛階段,ADAS的裝車率正加速上升,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夜視等主流傳感器進入快速成長期。全球傳感器的市場規模到2020年約為1100億人民幣,整合軟硬件的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3600億人民幣。

傳感器的投資分為三條主線。1)ADAS滲透率提高帶來傳感器本身和核心部件的快速增長,尤其如攝像頭CMOS和雷達高頻PCB等;2)傳感器是環境感知硬件,實現自動駕駛功能需要算法及其他機構系統集成,后者附加價值更大3)激光雷達的低成本解決方案或將是無人駕駛的主流方案,關注具備激光雷達技術的企業。重點推薦:兼具傳感器和算法系統集成-歐菲光、保千里、金固股份;核心部件-晶方科技、滬電股份;算法及系統集成-亞太股份、東軟集團;具備激光雷達技術公司-巨星科技。

以下為研報全文:

傳感器是環境感知的硬件基礎,是無人駕駛各個階段的必須品,在汽車智能化率不斷提升中進入快速成長期。我們認為相對于環境感知系統提供商,傳感器產業鏈將率先收益,極具投資機會。原因如下:1)預警、環視、盲點檢測等初級的ADAS上量將會帶動傳感器放量;2)傳感器可以提供給多個ADAS系統集成商,進入周期更短;3)傳感器市場更具全球化特性。另一方面,環境感知軟硬件難以分割,整套軟硬解決方案的供應將占據無人駕駛價值鏈更大部分。

目前主流的傳感器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夜視和激光雷達。各個傳感器都有各自的優勢,混合使用能起到更好效果。汽車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等汽車的可靠性、安全性等都有更高的要求,未來多種傳感器的融合方案將是必須,這也為各類主流的傳感器打開了巨大的市場。對于主流傳感器對比,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描述:

1)市場空間:全球2020年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夜視系統的市場需求據預測約為180億、720億、420億人民幣,未來五年復合增速分別為21%、17%、10%。攝像頭的個數需求最大,但單價較低,主要價值是感知算法和系統集成。毫米波雷達和夜視系統單價較高,滲透率的提升將形成更大的市場。

2)競爭格局及壁壘:目前除攝像頭外,傳感器主要還是采用國外產品。相對而言,攝像頭模組壁壘最低,目前集中度較高,但未來將會有更多進入者;毫米波雷達壁壘較高,國外前五企業占據60%市場,目前競爭已經較為激烈;夜視系統壁壘較高,參與者較少,奧托立夫占據60%市場;傳感器核心部件如攝像頭CMOS、毫米波雷達MMIC、PCB,夜視系統的焦面熱探測儀等均是國外寡頭壟斷。3)國內傳感器現狀:攝像頭模組國內蘇州智華、深圳豪恩等已進入前裝;毫米波雷達24Ghz產品華域汽車等已有突破;夜視系統保千里、高德紅外、大立科技等逐漸從后裝走向前裝;核心部件晶方科技是CMOS龍頭OV的封裝商之一、雷達PCB板滬電股份與龍頭思瓦茨已展開合作。

4)受益時點:未來三年,感知預警、環視和后方/盲點檢測等功能的加裝,攝像頭和中短距雷達的需求將率先爆發;AEB、ACC等主動控制功能將在2018年后加速滲透,迎來長距雷達的旺盛需求;夜視系統隨著成本下降每年將逐漸提高滲透率。

5)激光雷達潛力巨大:將激光雷達單列源于激光雷達的不可確定性,目前激光雷達過于昂貴難于進入大規模運用。但目前“降維”和“固態激光雷達”有望大幅降低激光雷達成本,我們膽大假設2020年激光雷達方案或降低到2000美元水平,2025年隨著無人駕駛或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市場需求將有110億美金,且成為未來核心傳感器。

綜上,我們認為無人駕駛傳感器的投資分為三條主線。1)ADAS滲透率提高帶來傳感器本身和核心部件的快速增長,尤其如攝像頭CMOS和雷達高頻PCB等;2)傳感器是環境感知硬件,實現自動駕駛功能需要算法及其他機構系統集成,后者附加價值更大3)激光雷達的低成本解決方案或將是無人駕駛的主流方案,關注具備激光雷達技術的企業。重點推薦:兼具傳感器和算法系統集成-歐菲光、保千里、金固股份;核心部件-晶方科技、滬電股份;算法及系統集成-亞太股份、東軟集團;具備激光雷達技術公司-巨星科技。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