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紅外傳感器將大幅提升虛擬現實視覺效果

時間:2016-02-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InVisage公司為紅外線相機設計的最新圖像傳感器能夠幫助無人機避開樹木障礙,還能輔助虛擬現實頭顯定位跟蹤手臂和手掌的位置。

InVisage公司為紅外線相機設計的最新圖像傳感器能夠幫助無人機避開樹木障礙,還能輔助虛擬現實頭顯定位跟蹤手臂和手掌的位置。

人類的肉眼能很好地識別光譜中藍色到紅色之間的所有可見光。但這家創業公司大膽斷言,等到電子設備擁有視覺效果的時候,紅外線也將會“被人眼所看到”。

紅外線光是光譜中位于紅光外側的一種光線,人眼看不見,但常用于一些設備,如電視遙控和微軟的Kinect使用的運動傳感器。InVisage計劃銷售一種專門用于紅外線相機的新型圖像傳感器,而且相信它能顯著改善計算機視覺。

紅外線能夠徹底改變設備和我們以及周圍的環境交互的方式。無人機和無人汽車能更精確地導航。當我們在進行身份認證的時候,手機的紅外線掃描視網膜,能夠更可靠地自動解鎖。在和電腦生成的虛擬現實世界交互的時候,頭顯前的紅外線攝像頭能精確跟蹤我們的雙手和胳膊。

過去我們使用電線和打孔紙片來指揮最原始的計算機工作。后來鍵盤,鼠標和觸摸屏等外設出現了,讓普通大眾也能方便地使用計算機。但對于下一代計算設備,它們需要了解周圍環境并計算自己的路線,必須依靠自己的傳感器,包括紅外線視覺在內。

“無人機不知道怎樣避開樹木或高壓電線,”InVisage公司的執行總監JessLee說道。“如果沒有某種計算機視覺系統他們是做不到的。”紅外線光帶來了一種識別世界的不同方法,可以用來導航,手勢識別和身份認證。

這家位于加州門洛帕克的創業公司剛開始銷售第一款產品Quantum13圖像傳感器,它將從2016年第二季度起把“量子薄膜”技術融入到傳統的手機相機中。紅外感光SparkP2傳感器使用了相同的技術基礎:把稱為量子粒的微小粒子儲存在一塊圖像傳感器芯片中。但在SparkP2中,量子粒對紅外線光更敏感。該公司準備在本月末的MWC上展示這款原型機,但加入了傳感器的產品要到今年晚些時候才會出現,Lee表示。

紅外線傳感器不需要對人類生活的明亮光源做任何改變就能幫助電腦進行識別。紅外線光源,如激光或LED能照亮整個場景且讓人類無法察覺。但如果在戶外使用,InVisage使用的特殊頻率紅外線光很容易被太陽光所覆蓋。該公司的競爭對手十分強大,比如東芝、索尼和OmniVision。但它相信會用自己更小巧和敏感的產品搶占先機。

在未來需要大量紅外線圖像傳感器的設備很可能是手機,IHS的分析師BrianO’Rourke認為。當識別到用戶瞳孔周圍的區域虹膜,手機會自動解鎖,但如今這種技術還有很大的限制,因為你必須把眼球對準正確的位置,Lee說道。InVisage的技術支持高分辨率視頻,所以手機就能從更廣闊的視場拍攝到充足的細節。

其他可以用到紅外線相機的領域還包括家居監控,監控老年人來保證安全的設備以及手勢識別,Gartner公司的分析師DeanFreeman提出。

如果虛擬現實流行起來,手勢識別會成為一大熱門領域。當人們沉浸在一個計算機生成的3D世界中時,不方便使用鍵盤和鼠標。但紅外線傳感器能跟蹤手掌和手指運動,因此人們就能在虛擬世界中控制所發生的一切。

3D傳感技術需要處理龐大的數據量,這會耗費很大的電量。但Lee認為高敏感度芯片可以實現真正的3D環境。“通過SparkP2傳感器,我們十分確信可以做到這一點。”他說道。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