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重慶機床:自主研發搶占高端市場 推動轉型升級

時間:2016-02-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本月底,由重慶機床集團(簡稱重慶機床)控股,聯合德國KAPP公司和浙江雙環傳動機械公司三方合資成立的智能制造公司——重慶世瑪德智能制造公司將正式揭牌亮相。

本月底,由重慶機床集團(簡稱重慶機床)控股,聯合德國KAPP公司和浙江雙環傳動機械公司三方合資成立的智能制造公司——重慶世瑪德智能制造公司將正式揭牌亮相。它將結合“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戰略,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數字化車間與數字化工廠的系統解決方案,最終打造成國內乃至世界智能制造裝備領域一流的德國工業4.0系統集成商。這將意味著重慶機床正式進軍千億智能制造市場。

細細算來,從2015年8月,重慶機床對外宣布組建合資智能制造公司,到項目正式落地,僅用半年時間。

而在2015年6月,重慶機床申報的《齒輪智能制造裝備標準化試驗驗證系統研究及建設》項目,也成功入圍工信部2015年智能制造專項試點項目。

在2015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整體景氣度指數僅為34.5%,機床產銷量已降至2011年三成甚至兩成的背景下,重慶機床如何能在智能制造領域連連發力?

重慶機床給出的答案:憑借其雄厚的技術積累,通過創新改革,打造國際一流機床企業,搶占智能制造話語權。

進軍智能制造

搶占智能制造話語權

重慶世瑪德智能制造公司,總投資額為3億元,注冊資本1億元。重慶機床、德國KAPP公司和浙江雙環傳動三方股東均以貨幣方式出資,重慶機床占比40%,其余兩家各占30%。合資公司主營擬為向除美洲及歐洲以外的汽車等行業全球用戶提供智能工廠方面成套解決方案。

其經營范圍是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及配件的咨詢、設計、制造、改造、銷售、安裝及服務;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自動化生產線的咨詢、設計、制造、改造、銷售、安裝及服務。

在《中國制造2025》目標下,智能制造成為當前國內先進制造企業追求的目標,智能化產品將是機床行業在高端市場的一個新突破口。盡管如此,有關智能制造以及德國工業4.0在國內仍處于認識和摸索過程,甚至業界人士看法也不統一。

但業界有一點是達成共識的,智能制造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就是用戶,即根據用戶的需求深入研究,才能適應智能化、個性化制造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重慶世瑪德智能制造公司開創了業內合作新模式,恰好補上了用戶這個“短板”:

浙江雙環傳動,為全國最強齒輪件生產商之一,是真正的用戶,可以為智能制造提供需求;KAPP則來自工業4.0發起的德國,雖是智能裝備領域的世界頂尖企業,但全球機床產品主要市場在亞洲,特別是中國,而它對中國市場又缺乏足夠的了解;重慶機床是我國齒輪加工機床行業排頭兵,熟悉中國市場,擁有市場優勢,但在智能制造領域,需借助世界一流技術縮短產品國際化進程,實現“彎道超車”。

“三方合作是強強合作,可謂天作之合。”業界人士如此評價,一舉將技術資源、市場資源和制造資源收入囊中,聯合用戶方,博取所長,打破各自壁壘,做出適用于用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用解決方案。

重慶機床集團董事長張明智稱,目前浙江雙環提出訂單需求,將定制三條智能制造生產線,隨后由德國KAPP和重慶機床進行設計研發,按照浙江雙環需求,充分利用現有重慶機床的制造能力產出產品,交付浙江雙環使用。

業內人士分析,盡管智能制造沒有現成模式,研發之路還很長,但這種集多方優勢的全新合作模式,值得期待。

居安思危

從供給側出發推動產品國際化

2011年上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機床行業仍處于持續高速擴張和迅猛增長的鼎盛期。

作為世界齒輪加工機床產銷量最大的制造商——重慶機床集團也處于“黃金盛世”: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2011年,齒輪加工機床、車床、齒輪刀具、汽車零部件等各大板塊均實現突破,產銷量和數控化率不斷攀升。

然而,一直密切關注行業發展,緊跟用戶需求的重慶機床,敏銳地捕捉到市場信息:之前熱銷的產品,需求總量明顯減少,市場開始萎縮。用戶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開始追求智能化和個性化機床產品,高端市場保持穩定增長趨勢。近年來整個機床市場呈現出低端產品需求急劇下降和高端產品需求快速增長,國內市場需求結構快速升級與機床行業無法滿足的矛盾。

居安思危。

為此,重慶機床提出在保持存量產品市場的同時,通過自主研發,產品向高速高效、綠色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即明確研發低碳、綠色干切滾齒機產品;進軍高效精密磨齒機研發制造領域,填補國內高端市場產品空白;從齒輪機床單機自動化研發集成各齒輪加工機床,形成自動線的跨越。

傳統制齒機床在切削齒輪時,需要噴冷卻油,以確保齒輪精度,但冷卻油容易造成污染。干切滾齒機通過技術創新,無需冷卻油,實現綠色生產。

高效精密磨齒機,則由歐美等工業發達國家掌握核心技術。以汽車行業為例,汽車發動機和變速箱內部齒輪零部件,大多需要磨齒。由于高效精密磨齒機技術在國內一時無法攻克,國內對生產齒輪的高端裝備機床仍很大程度依賴進口。從海外進口一臺中等規格高效磨齒機的價格在1000萬元左右,而國內低端同類磨齒機產品售價不到其1/3。

與此同時,針對招工難、用工成本貴的現狀,重慶機床集團著手研發自動線機床產品,推動產品由單機自動化向整個生產工序的自動化。

經過兩到三年的自主研發,目前這三類產品已經實現少批量生產,其銷售收入和產值占據重慶機床半壁江山,成為經濟新增長點。干切滾齒機、高效精密磨齒機等產品已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在自動線領域,重慶機床成為國內惟一提供齒輪加工機床自動生產線的企業,實現了替代進口。

2015年,重慶機床一舉拿下國內某汽車廠商近5000萬元的訂單,即為該企業提供以干切高速滾齒-齒輪倒棱去毛刺復合機床為主的30臺帶自動上下料的齒輪加工機床及一條具有車削、干切滾齒、齒輪倒棱去毛刺、精密剃齒功能的齒輪加工自動線。

“雖然這幾年研發很艱難,但通過新產品的升級,在機床行業的寒冬里,我們看到了春天的曙光。”重慶機床集團財務總監張傳月說。

國際化并購

產學研一體化提升競爭力

在推動產品轉型升級方面,重慶機床通過國際化并購,走自主研發、產學研一體化之路。

齒輪行業是機械行業的基礎,齒輪工業屬于技術最密集、資金最密集以及規模相對最大的行業。

以磨齒機為例,雖然重慶機床生產的滾齒機一直以來在國內都代表著領先水平,但要涉足磨齒機這個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全新領域,突破口在哪里?

重慶機床瞄準了海外并購。

2010年,母公司重慶機電股份為重慶機床集團量身定制而收購了英國PTG集團(英國霍洛依德公司),以此為契機,與擁有百年磨削經驗的英國霍洛依德公司通過聯合攻關,在磨齒機領域,突破一系列世界尖端的磨齒機技術難題,產品性能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重慶機床由此正式步入磨齒機研發制造領域,填補了在磨齒機制造方面的空白。新產品與國內市場的磨齒機相比,效率至少提高一倍,價格卻僅為進口產品的一半左右。

為構建24小時全球研發格局、零距離對接世界先進技術,重慶機電股份在收購英國霍洛依德公司一年后,就在英國曼徹斯特設立重慶機電歐洲創新中心和重慶機床&PTG歐洲機床研發中心,初步構建起了瞄準前瞻性研發能力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平臺。

在企業層面,重慶機床加大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立、新產品研發,以及新增發明專利等。

2015年,重慶機床借助PTG集團、歐洲研發中心、國家級技術中心、高等院校等渠道,開展產學研合作8項以上;完成新產品開發22項,新產品產值率52%,申請專利74項。

“通過自主創新、技術引進和協同研發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張明智稱,產學研一體的研發平臺仍在持續建設中。

日前,精密高效磨齒機重點實驗室落戶重慶機床,這是市經信委認定的四個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之一。旨在培養一支在國內外具有創新能力和知名度的有關高效高精度齒輪機床設計、制造及實驗測試等方面的研發團隊,并對高端磨齒加工技術進行攻關,提升產品轉型升級。

借助產學研平臺,通過自主研發,目前重慶機床旗下公司神工機械與新疆華冠合作研制的CMJ3-I棉花機,成功通過技術鑒定,實現小批量生產,將成為重慶機床進軍新興領域的增長亮點。

與此同時,與PTG合資組建的重慶霍洛伊德公司,去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多萬,目前正在組建美國霍洛伊德公司,屆時將在全球組建世界級研發平臺,把重慶打造成世界級領先的精密螺桿制造基地。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