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隨著宏觀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增速大幅下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也較去年出現明顯下滑。由此帶來的對基礎建材產品水泥、鋼材的需求紛紛出現萎縮,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水泥產量23.48億噸,同比減少4.9%,出現近二十多年來首次下跌,鋼材產量同樣出現近二十年首次同比下降。作為水泥、鋼材的下游產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更直接地面對了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大幅下滑帶來的壓力與困難,生產活躍度處于歷史低位、行業與企業經濟效益同比增速現近十余年最低。
2015年中國經濟在轉型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探底,2016年多方面預測經濟探底的過程仍將繼續,至少上半年經濟形勢仍不容樂觀。宏觀經濟未完成筑底過程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將不會在被復制,而依靠投資拉動的基礎建材及建材中間產品如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等產品將不會再有快速增長的機會。2016年,混凝土行業仍需在需求疲軟的宏觀背景下實現全面“改革”,正如魯迅所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2015年的經濟“馬車”轉向已經明顯地給行業內企業做出了提示,2016年企業需要找準方向,實現行業的創新發展。
一、經濟邁向緩慢增長期,需求由高峰期向平臺期過渡
1、消費已經取代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支柱力量
2015年GDP增速破7,6.9%的增長速度仍然在政府年初制定的“7%左右”的增長目標范圍內。在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的同時,經過2014年政府導向及市場機制相互調整相互協調,中國經濟結構在2015年已經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轉變,至少從年終宏觀數據可以看出最終消費指出已經代替資本形成總額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2015年最終消費對GDP同比增長的貢獻率已經上升至66.4%,在凈出口依然不夠給力的情況下,依靠借貸推動的投資增速已經明顯放緩。
圖1:近幾年全國GDP同比增長率(右)及三大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左)
2、經濟結構調整中第二、第三產業投資增速下滑明顯
中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轉型的初期階段,工業、制造業結構調整升級、房地產行業調整最初步的措施--減少投資--開始顯現效果,2015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現十五年來最低。從三大產業投資情況來看,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及房地產投資的快速增長,第三產業投資所占比重開始領先第二產業,20世紀初經歷了短短幾年的“工業復興”之后第二產業投資增速再次出現緩慢回落。第二產業在2011年之后的四年持續出現增速下滑,第三產業則對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反應更為直觀,2009年即現投資增速下滑,“四萬億”刺激政策維持了三年增速穩定后2014、2015年重啟投資增速下滑走勢。
圖2:近二十余年全國固投增速及三大產業投資增速
3、混凝土行業下游需求由高峰期向平臺期過渡
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作為中間產品,其上游水泥等原材料工業面臨產能過剩、工業生產企業生產動力不足的危機,同時下游面臨投資動力不足、房地產去庫存壓力大、項目投資資金面困難重重等問題。在未來投資無法占主角的趨勢下,混凝土等中間產品的需求周期將延續高峰期向平臺期過渡的階段。
從整體投資面來看,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最大的建筑安裝工程,同時也是拉動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的投資環節,2015年投資增速為11.3%,較近十年高峰值下滑超過20個百分點。
圖3:近十余年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速
分行業看,預拌混凝土需求的主要下游行業房地產和建筑業以及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行業2015年投資均呈增速下降的走勢,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幾乎與去年持平,增速只有0.6%;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同比只有1%的增長;建筑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去年下滑17個百分點;水利管理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樣較去年有明顯的增速下降,但仍能保持20%的增長。
圖4:分行業看混凝土下游行業固定投資增速走勢
二、供給端企業生產積極性下降,行業利潤增速大幅下降
1、RMC產量增速大幅萎縮,價格明顯下滑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全國RMC產量累計14.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96%,增速較去年同期下滑近10個百分點。從各月生產供應情況來看自4月份開始累計產量增速開始降至個位數,3-5月單月產量出現同比下降,下半年的7、10月單月產量再次出現同比下降,傳統旺季已經消失。
圖5:全國RMC累計、當月產量及同比增速
更多資訊請關注建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