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第六屆年會發布了《可再生能源效益:經濟學分析》報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能源結構中,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將提高到36%,可使全球GDP增長1.1%,約為1.3萬億美元。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總干事阿德南說,近期達成的巴黎協議向各國發出了從談判轉向行動、迅速在能源領域去碳化的有力信號。該報告證明,能源轉型不僅能緩解氣候變化,還能刺激經濟發展、提高人類福利、增加全球就業。該報告指出,2030年,全球GDP最高將增加1.3萬億美元,高于目前智利、南非和瑞士3個經濟體GDP總和。
報告提出,除GDP增長外,一系列社會和環境效益還有助于提高居民福利。可再生能源對福利的影響預計是對GDP影響的3到4倍,全球福利將增加3.7%。當前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就業人數為920萬人,2030年將升至2400萬人以上。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還會帶來貿易方式的轉變,將使全球煤炭進口量減少一半,同時削減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從而使日本、印度、韓國、歐盟等主要進口國獲益。多元化經濟也將使化石燃料出口國受益。阿德南說表示,由于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商業利益不斷增加,投資實際上就是雙贏。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