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4.0時代,“智能工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發展。現在,由于企業都著眼于對越來越短的產品生命周期做出快速靈活的反應,對自動化、網絡化和可變化生產線的需求日益高漲。
同時,如何將個人客戶的需求融入到工業批量生產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
KUKA系統伙伴可實現增材制造系統自動化
德國設備制造商ARBURG開發出一條全自動化生產線,在IT過程方面完全網絡化,這實現了按客戶需求在生產線上批量生產個性化注塑模型。為達到這一目的,ARBURG的增材制造系統freeformer將客制化塑料字體和符號用在模具上,最后創造出獨特的產品。而這一系統則是因為有了KUKA的系統伙伴FPT才實現了自動化。
客制化辦公剪刀生產在2015年的德國塑料加工展覽會上展出,突出了“工業4.0”這一主題。它包含了世界上第一個系列生產的敏感性輕型機器人KUKALBRiiwa(智能工業勞動助手),它適用于工業應用,可與人類工作者肩并肩協同工作,而不需另設安全區域。機器人將注塑模具與增材制造聯合起來。ARBURG主機系統(ALS)在各站點的IT網絡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LBRiiwa在注塑模具設備中控制辦公剪刀
當客戶提交客制化辦公剪刀訂單時,客戶可在平板電腦上創建手柄等部位的個性化字體。這樣簽名就經數字化創建起來并保存在芯片卡上。這是在注塑模具控制系統內輸入的信息,批量生產由此開始。作為過程的一部分,塑料手柄在線性機器人系統裝載的不銹鋼刀片上成型。一個獨特的DM碼激光刻錄到每個產品上。這時候,產品本身就成為一個數據和信息載體并分配到包含所有生產和質量參數的網站。然后KUKALBRiiwa從注塑模具單元的傳送帶和工件載體上一次拿走一對辦公剪刀。
產品由一個基于DM碼的掃描儀識別,DM碼啟動下一生產步驟。帶有客戶指定字體的個性化剪刀由LBRiiwa傳送給freeformer系統。LBRiiwa通過Euromap67界面與機器人系統進行交流,并將字體作為一個塑料3D幾何設計放到剪刀手柄上。然后LBRiiwa將客制化剪刀從freeformer系統中拿走并把它傳到最后的質量檢測。
關節扭矩傳感器確保安全的人機協作
在客制化批量生產中KUKALBRiiwa起著核心作用。由于輕型機器人配備有七個軸,所以機器人極為靈活并可將注塑模型與增材制造完美地結合起來。LBRiiwa的重量很輕,可及范圍與有效負載達到理想的平衡,所以它注定成為極度靈活的生產概念。有了高度響應的傳感器技術,LBRiiwa不但可實現與人類工作者進行直接的協作,還可以安全地控制敏感性產品,并需要一個安全的工作區域。這意味著如果必要的話,技術工人可直接將工件傳至機器人,使得生產過程更具靈活性并節省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