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光電、九州通、大自然木業、TCL空調等在內的大批中山企業正火熱投身于“技改大潮”中,不斷通過“機器換人”實現節員增效。根據中山市政府印發的《中山市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三年內將引導全市超5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爭創工業轉型升級新優勢。計劃3年累計推動2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制造業智能化水平明顯上升。
該市計劃3年累計推動2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制造業智能化水平明顯上升。
近年來,隨著全球機器人生產技術的日漸成熟,“機器換人”成為不少城市推進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在勞動力成本上漲、資源約束日益加劇的當下,如何由“人口紅利”轉向“技術紅利”,由“制造”轉向“智造”成為新話題。
據市經信局統計,市自2012年9月出臺《關于促進企業減員增效的實施意見》以來,全市3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通過“機器換人”等減員增效措施,減少用工16.3萬人,勞動生產率提升23.3%。為了進一步推進技改工作,激發、提高企業實施“機器換人”的積極性,2014年年底,該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實施意見》,除了加大技改的政策扶持力度等內容外,還將完善相關金融服務,更提出將在未來3年安排6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優質技術改造項目、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以及“機器換人”設備租賃等。
該市也出臺了《中山市技術改造投資項目資助實施細則》,針對入庫項目技術改造進行扶持,包括股權投資、委托貸款、貸款貼息以及無償補助等方式。
據了解,在機器換人方面,中山的目標是在三年內,將引導全市超5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累計推動2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到2020年,中山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以上要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萬人機器人數量達100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0%,智能裝備產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
■數說“十二五”
●1、作為珠西“工作母機”企業擁有量第二的城市,中山目前已經擁有120家“工作母機”類裝備制造企業,85家為省骨干母機企業,骨干企業數量和產值分別占全省的22.13%、27.46%。
●2、近年來,中山一直把推進工業技術改造作為全市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機器換人”與“騰籠換鳥”、“空間換地”、“電商換市”一同被列入“四換工程”。
●3、數據顯示,中山市主營業務收入超5000萬元的企業技改需求反饋率達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近3年來,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4、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技改,配合省政府三年75億元的技改扶持資金,2015年—2017年,中山市也將按照不低于省的標準加大扶持力度,每年安排技術改造專項資金2億元,3年累計6億元,推動全市工業企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