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攻堅克難、持續深化改革、調整經濟結構的一年,也是沈陽眾多企業迎接新常態、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的一年。實行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動傳統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整合資源、培育新優勢,大力發展新興戰略產業,這一年,沈陽企業以擔當和責任,用奉獻和腳踏實地書寫了一個個精彩篇章,創造了不俗業績。
記憶之一
《沈陽市“中國制造2025”實施方案》獲通過
2015年12月21日,沈陽市第十九屆31次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沈陽市“中國制造2025”實施方案》(簡稱《方案》)。這個被譽為沈陽歷史上最具水準的《方案》,將作為沈陽制造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將深刻影響著沈陽制造業的未來。
《方案》有兩大核心:其一是創新,是《方案》實施的基礎和動力;其二是智能制造,是《方案》的方向和路徑。《方案》提出了發展十大重點領域:智能制造裝備(包括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數字醫療、增材制造);航空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設備、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工業軟件);電力裝備(包括發電裝備、輸變電裝備);汽車;先進機械裝備(包括通用裝備、重礦裝備、食品加工裝備);現代建筑產業及專用設備;先進軌道交通;新材料;生物制藥(包括生物制藥、數字醫療)。
記憶之二
華晨汽車與東軟合作“互聯網+汽車”
2015年4月17日,東軟集團與華晨汽車集團在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正式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加強深入合作,成立聯合創新中心和應用示范基地,共同研發智能互聯及電動汽車的汽車電子產品,滿足駕駛者對出行安全、節能、信息溝通的多樣化的要求,同時為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推廣提供技術支撐,推動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化。
記憶之三
沈陽機床i5智能制造獲市場追捧
自2014年面向全球市場首推之后,沈陽機床i5系列產品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截至目前,i5智能機床訂單已達4800多臺,比去年全年增長近400%。
全新的商業模式是助推i5智能機床開疆拓土的一大利器。2015年1月,優尼斯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針對沈陽機床全系列產品開展租賃業務。開機付費,不開機不付費——沈陽機床這一全新的商業模式成為中國機床行業首創。
記憶之四
東軟128層螺旋CT進軍世界高端市場
2015年5月8日,東軟醫療面向全球市場正式推出中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28層螺旋CT——NeuViz128CT,從此宣告中國CT邁向國際高端主流競爭行列。首批NeuViz128CT直接出口國際市場,掀開了中國高端醫療設備生產制造的新篇章。截至2015年12月,NeuViz128CT在全球裝機銷售近100臺,海外銷售量占30%。
記憶之五
沈陽航空產業收獲碩果
2015年12月3日,我國自主研制的首款電動力輕型運動飛機銳翔(RX1E)在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獲頒生產許可證,成為目前全球唯一取得型號設計批準證書(TDA)和生產許可證(PC)的電動輕型運動類飛機。銳翔電動飛機是我國首款電動力載人輕型飛機。
2015年11月2日,國產C919大型客機下線了,沈飛民用飛機公司承擔C919大型客機后機身前段、后機身后段、垂直尾翼、發動機吊掛、APU艙門等任務,成為C919大型客機項目后機身前段、發動機吊掛唯一供應商。
2015年11月29日,國產ARJ21新支線飛機從上海飛往成都,正式交付給成都航空公司。與C919大型客機一樣,沈飛民機公司在此項目中也承擔了飛機的部分主部件的生產工作,讓這款意為“面向21世紀的先進渦扇支線飛機”刻上了沈陽的烙印。
記憶之六
高端金屬3D打印技術應用領先世界
2015年11月20日,中航工業科技與信息化部在中航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主持召開新型功能結構設計與驗證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設立評審會暨揭牌儀式,宣布這個以研究3D打印應用技術為核心的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在沈陽誕生。在實現三大里程碑式突破后,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掌握金屬3D打印技術并實現應用的國家,表明中國高端金屬3D打印技術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從本世紀初開始跟蹤增材制造技術(3D打印技術)以來,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力圖在改變傳統制造模式的3D打印技術上有所作為。在經過數個技術突破之后,該所創造了三大里程碑式的業績:突破了鈦合金大型、復雜主承力件關鍵技術,使中國一躍成為迄今世界上唯一掌握該技術并實現裝機工程應用的國家,并榮獲2009年度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激光成形技術推廣應用,讓中國引領世界技術。
記憶之七
大聯盟成為沈陽企業時尚
2015年12月28日,創新沈陽俱樂部的正式成立。這個旨在整合全市產學研用優質資源,搭建一個創新平臺的俱樂部,讓沈陽“企業圈”聯盟在2015年達到了一個高潮。通覽2015年,沈陽地區企業間的各種聯盟成為了高頻詞——2月5日,中科院智能制造及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在沈陽成立。8月19日,由沈陽鼓風機集團聯合沈陽遠大集團、沈陽東管電力公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鑄造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等20余家核電裝備優勢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協力組建的“遼寧省核電裝備產業聯盟”正式成立……一年內,有十多家聯盟在沈陽誕生。
同城兄弟企業間的這種聯盟合作已經成為2015年的時尚,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一種“抱團取暖”式的聯手,但更深層次上,這是沈陽的企業希望通過聯盟,實現產業升級、資源優化,謀求效益最大化的有益嘗試。
記憶之八
中德裝備園建設方案獲國務院批準
2015年12月2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方案的批復》,同意《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方案》。中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下稱中德裝備園)是國務院批復的首個以中德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合作為主題的戰略平臺,也是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合作的重要載體。
中德裝備園,重點發展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汽車制造業、工業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大產業組團,力爭到2025年建成集研發、設計、生產、服務于一體的國際級制造業集聚區,在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人才培養、園區管理等方面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記憶之九
一帶一路北方重工簽下36億元大單
2015年7月4日,北方重工集團與土耳其acp公司達成了36億人民幣的總承包合同,合同規定北方重工用3年時間在土耳其烏薩克省貝勒翰地區開工建設兩條日產6700噸、年產達500萬噸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這是北方重工水泥總承包最大項目,也是沈陽制造“走出去”戰略實施以來,在“一帶一路”結出的最豐碩的成果。此項目的簽約不僅提升了沈陽企業在土耳其品牌的影響力,也為沈陽企業進一步輻射亞、歐、非等其他國家工程總包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成了沈陽市企業“走出去”標桿。
記憶之十
東北制藥首次推出員工持股計劃
2015年12月30日,東北制藥發布定增方案,將通過定增的方式,以8.34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488名員工推出持股計劃,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224.35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52億元,擬用于償還銀行貸款或補充流動資金。
歷史上首次通過定增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是東北制藥為進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和完善公司與員工的利益共享機制,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發展活力的重大舉措,標志著東北制藥國企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