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漢德聯合收購德國KMG 助力中國工業4.0

時間:2016-01-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6年1月11日,漢德資本宣布了其成立以來的首項投資。漢德聯合中國化工行業的領導者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及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9.25億歐元作價收購Onex公司旗下的德國克勞斯瑪菲集團(KraussMaffeiGroup,KMG)。

2016年1月11日,漢德資本(下稱“漢德”)宣布了其成立以來的首項投資。漢德聯合中國化工行業的領導者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國化工”)及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新”),以9.25億歐元作價收購Onex公司旗下的德國克勞斯瑪菲集團(KraussMaffeiGroup,KMG)。這也標志著中國在德國的最大一筆投資案。

KMG是全球領先的優質塑料和橡膠加工機械設備生產制造商。此項交易將顯著加快該公司的發展,也將加速對接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目前該交易有待成交條件達成以及監管機構的常規批準;漢德則是第一只專注于中歐兩地先進工業制造業(特別是德語區先進企業)的互惠促進投資私募基金,由前德意志銀行投資銀行亞太區執行主席蔡洪平先生領導。

“當前,‘中國制造2025’的號角已經吹響,中國與德國越是存在差距,就越是看到了希望,希望中國做好自己的工業4.0。”漢德資本集團主席蔡洪平此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里程碑式投資緣何花落KMG?

引人關注的是,漢德選擇KMG作為首個投資標的究竟是出于何種考量?

接近漢德資本的人士對記者表示,選擇收購KMG出于兩大原因,即目標歐洲公司要能為中國工業企業提供先進的科技支持,這是中企在轉型升級和改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助推器;此外,漢德資本也希望選擇那些將在亞洲具有更大增長潛力的公司。

“這樣看來,KMG所具備的先進科技,以及其在中國的巨大成長潛力恰好完全同我們的投資戰略契合,”上述人士進一步解釋稱,KMG的產品和服務恰好滿足了漢德五大投資聚焦領域中的三個,即智能生產和工業自動化,高端裝備及零部件,以及先進材料和技術。

例如,KMG的碳纖維材料優勢將從中國的激增需求中受益。碳纖維電動車比其他的車要更輕盈(比鋁輕30%,比鐵輕50%),更適合作電動車的發動機。

當前中國電動車已經成為了汽車行業的主力增長點。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車銷量有望超越美國,因為新興市場需要更多輕質車和更先進的技術。同時,高端解決方案最終將會使得電動車的價格進一步走低,這在德國已經逐步實現。

蔡洪平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和中國化工集團及國新來聯合投資KMG。此項投資彰顯漢德的投資理念及業務模式,令我們感到十分振奮。KMG是具有178年歷史的德國最先進的裝備制造業企業,也是市場上全球技術及創新的領導者。”

盡管收購完畢之后的“相處期”往往更具挑戰,但中國化工具備豐富的國際并購和跨國行業整合經驗,蔡洪平也認為,中國化工利用KMG的先進技術和國際品牌,將迅速的整合國際和中國注塑及裝備行業的巨大市場機會,并贏得最佳回報。“通過和中國化工及國新的合作,我們相信新KMG將在全球新型注塑和裝備行業翻開新的歷史篇章。”

五大甄選標準+五大聚焦領域

漢德的首期基金于2015年3月設立,首期基金第一輪融資于2015年8月完成。之所以至今才選定一單投資項目,這無疑與其嚴格的甄選標準息息相關。

據悉,漢德成立歐洲(德語區)目標企業的甄選標準有五大項:擁有領先的行業技術、雄厚的研發能力及成熟的產品組合;擁有巨大的中國及全球市場潛力;盡管暫時遇到瓶頸,股東及管理層對進軍亞洲仍有實力和信心;尚未開拓或有限進入中國市場;管理層將“拓展中國市場”作為優先戰略。

漢德在物色歐洲投資標的公司時,其戰略不僅是提供資本以助成長,更要為標的公司中國業務的發展拓展更大的前景。

接近漢德的人士也對表示,漢德也有五大投資聚焦領域——智能生產和工業自動化;高端裝備及零部件;先進材料和技術;環境保護、清潔能源和能效優化;醫療器械和保健技術。

同時,漢德對于中國合作伙伴的甄選標準也有四大項:系行業龍頭企業,能深入了解中國市場并準確掌控行業動態;對高精尖技術有迫切需求,有“走出去”的國際布局;出色且守信的管理團隊,遵循職業操守并尊重知識產權;優選上市公司。

目前,愈來愈多中國企業物色歐洲帶來的機遇,期望藉此開拓產品組合及提升技術。

助力“中國制造2025”

這一宗收購案的意義遠不止于此。“中國制造2025”是“十三五”規劃的重頭戲,其更與蔡洪平的事業和個人情懷息息相關。

今年2月,蔡洪平辭去德意志銀行的職務,籌建了漢德工業4.0促進基金,投入到席卷世界的工業4.0浪潮。蔡洪平此前對記者表示,希望將此打造成中德之間第一個真正意義上將“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的高端投資平臺。可見,這一宗收購案的達成也將構建二者之間的紐帶。

漢德德國主管WolfgangSeibold表示:“KMG于碳纖維等先進塑料材料的應用和裝備制造將為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提供全新的技術支持。我們同在慕尼黑,期待與KMG卓越的管理團隊合作,實現雙方的共同理想。”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仍與歐洲存在不小的差距,當然也正是機遇所在。“例如數據準備、噴墨粘接砂型3D打印機都是與工業4.0相關的關鍵技術。當前,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仍存在差異,也面臨一定挑戰。”蔡洪平也指出了中德兩方當前存在的主要差異:

1、中德工業體系的差異:德國的工業是城堡,德國真正的研發全在中小企業上。

2、中德工業文化的差異:德國以技術賺錢,中國賺錢做技術,兩國工業態度不一樣,使得工業文化差異;把中國的任性(在工業創新上是好事)和德國的韌性結合在一起。

3、中德市場文化的差異:這一差距特別大,如果以買便宜貨為榮,則永遠會被別人看不起。中國人買什么什么貴,賣什么什么便宜,這個問題要解決。

4、中德國技術隊伍的差異:這一差距也特別大,中國工業化生產線實現的,技能是脫節的,其實越是4.0越強調工藝與動手能力。

5、中德工業態度的差異:最核心的是中國的工業態度不夠,工業是需要安靜的心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械傳動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