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中國制造2025”主戰場是智能制造

時間:2016-01-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關于中國制造2025,他們正在做的最核心的事,就是推智能制造;不管是全球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是德國人講的工業4.0,大家的共識性意見,就是推進互聯網和制造技術的融合。

1月10日,工信部副部長馮飛在第七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表示,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最重要的方面。

馮飛表示,我國改革開放前三十年主要是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前30年干的一個事,就是告別短缺,但也制造出一些低端和嚴重過剩的產業。以后要做的事,不是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而是從低到高的問題,后者比前者更難,涉及到整個產業的升級。

馮飛稱,關于中國制造2025,他們正在做的最核心的事,就是推智能制造;不管是全球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是德國人講的工業4.0,大家的共識性意見,就是推進互聯網和制造技術的融合。

馮飛稱,他問過德國人,你們搞工業4.0主要解決什么問題?他們說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提高效率,不講降成本,因為成本很難降下來。第二個是解決及即時性的問題,就是快速的對市場個性化需求的反映。第三個是靈活性,就是個性化的需求怎么去滿足。

“中國到目前到了什么發展階段,我想我們又有工業2.0普及的問題,又有3.0補課問題,同時4.0全球的趨勢不做還不行,因為我們有問題已經暴露出來,比如個性化需求方面等。”馮飛說,從供給側、工業自身、工業進步而言,我們需要做這些事情,智能制造恐怕是中國制造2025當中最重要的方面,我們稱為突破口、主戰場。

馮飛表示,中國制造業全球第一,從整個制造業工業近兩年發展的情況來看,確實像宏觀經濟一樣,面臨著比較大的下行壓力,主要的問題還是結構性問題,結構性過剩、產能嚴重過剩,還有一些有供給不足,還不能適應非結構升級的需要,有些結構性問題。從全球來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都集中在工業領域,特別是互聯網技術和制造業技術的緊密結合,有人稱之為第三次產業革命,德國人稱之為德國工業4.0,美國正在發展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韓國在做制造業革新3.0,全球面臨著新一輪在制造業領域激烈的競爭。

馮飛稱,在這樣的形勢下,2015年5月中國發布《中國制造2025》,主要還是強調信息技術怎么和制造技術的融合;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幾位專家都談到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很多是在工業領域當中體現,特別是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去產能現在正在加緊推進的。

馮飛透露,2016年,工業領域所面臨的形勢壓力仍然比較大,但同時也是中國制造2025全面實施的一年,中國制造2025,最主要是改變產業發展的方式,第一是要有產業技術做支撐,第二個是綠色制造。第三個是由生產型制造向生產服務型制造轉變,提高附加價值,形成新的產業競爭力和發展的空間。

更多資訊請關注運動控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