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中國制造升級方向:互聯網+制造業

時間:2016-01-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工業互聯網的調查報告,超過74%的受訪企業認為工業4.0對最優化配置資產、減少運營成本、提高員工生產率、創造新利潤等“非常或極其重要”。

德國為保持在制造業的領先地位,在2013年提出工業4.0概念。工業4.0是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當“工業4.0”上升成為德國的民族戰略,由總理默克爾親自代言,并把這一概念迅速風靡全球。2014年12月,“中國制造2025”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隨著時間的增長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2015年5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就此,中國版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正式落地。

中國版工業4.0在國家層面上有多么的得到重視,光看這個豪華的夢之隊陣容就知道。“國家制造強國領導小組”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頂級領導機構,由國務院相關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工信部,承擔日常工作。連李克強總理都成為了“中國制造2025”的超級推銷員,五次出訪累計帶回了超1400億美元大單。

工業4.0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么?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工業互聯網的調查報告,超過74%的受訪企業認為工業4.0對最優化配置資產、減少運營成本、提高員工生產率、創造新利潤等“非常或極其重要”。GE估計,如果工業4.0可以把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速提振到1995年IT革命時期的水平,那么到2030年,與不采用工業4.0技術相比,全球GDP將多增加15萬億美元,亞太地區多增加約4.2萬億美元。

工業4.0將整體提升企業、行業、國家的競爭優勢,這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互聯。除了基礎層面的生產設備之間,設備和產品之間的互聯外,虛擬和現實之間的互聯等更深層次的概念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實現;

2)集成。這既包括傳統意義上端到端的集成,也包括一個產業鏈及其相關行業的縱向和橫向集成;

3)數據。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大類的發展將使得工業領域實現對產品、運營、價值鏈等一系列內外部數據更為科學的管理和把控;

4)創新。由技術創新所引領的一系列產品、模式和業態的創新將形成大規模的良性創新循環,帶動相關各工業鏈條內的技術提升;

5)轉型。在前述的各項變革基礎上,工業領域內也將實現若干轉型,比如從大規模生產向個性化定制的轉型,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型等。

要解決標題的問題,首先看幾個概念:

工業1.0:機械化,以蒸汽機為標志,用蒸汽動力動力驅動機器取代人力,從此手工業從農業分離出來,正式進化為工業。可以說,工業1.0實現了“大規模生產”。

工業2.0:電氣化,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用電力驅動機器取代蒸汽動力,從此零部件生產與產品裝配實現分工,工業進入大規模生產時代。可以說,工業2.0實現了“電氣化生產”。

工業3.0:自動化,以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PC的應用為標志,從此機器不但接管了人的大部分體力勞動,同時也接管了一部分腦力勞動,工業生產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類的消費能力,人類進入了產能過剩時代。工業3.0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即是標準化生產。

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不同

二者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制造業升級。所不同的是:一,我們的起點和德國不同,德國制造的1.0、2.0、3.0三個時代一個都沒少,我們差不多直接從工業2.0奔工業4.0,我們的產業基礎與發達國家尚有差距。二,德國工業4.0沒有提出時間表,但我們有,我們希望到2025年實現中國制造的全面升級,歷時大約10年。

要理解工業4.0,我們得先看下目前的狀況,目前我們正處在3.0和4.0之間的某段,就好比可以是ios8.2,也可以是ios8.4,但絕不是ios9。那么什么是工業4.0呢,工業4.0就是要實現“定制化生產”,并且定制周期簡短,生產方便快捷。說道定制,你肯定不陌生,什么服裝高級定制,裝修方案定制,連攤個煎餅要雞蛋不要香菜也算是定制。生活中太需要定制了,比如標準設定是屁股大腿粗,隔壁老王就是扁屁股大粗腿怎么破;標準設定就是蠻腰細腿,樓上小花就是水蛇腰加大象腿怎么破……定制太重要了,盆友們。

中國制造業的升級方向——工業4.0:互聯網制造業

工業4.0驅動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特征是互聯。更值得注意的是,工業4.0是“互聯網”的重要一部分,互聯網技術降低了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加速兩者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反饋,因此,催生出消費者驅動的商業模式,而工業4.0是實現這一模式關鍵環節。工業4.0代表了“互聯網制造業”的智能生產,孕育大量的新型商業模式,真正能夠實現“C2B2C”的商業模式。

中國制造要拋棄低端產品

中國扮演了將近二十年“世界制造中心”的角色,但是中國并未贏得與強大制造能力匹配的品牌地位。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不愿承認的事實:中國制造與發達國家尚有不小距離。

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時間里,“中國制造”意味著廉價——廉價的產品、廉價的勞動力。這個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中國鮮有國際級品牌?以及為什么“中國制造”大多走低價路線?事實上,這個世界從來沒有真正的“物美價廉”,價廉一定因為物不美。因此,物美價廉是個偽概念,是低端產品為自己尋找的美麗說辭。德國人就直言不諱地說:我們從來不相信物美價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