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超能陸戰隊》,讓一個圓圓胖胖、看起來像白色充氣玩偶的機器人“大白”火速躥紅。一時間,“大白”成為眾人心目中堪比機器貓的“治愈系神寵”。
其實,大白這樣的機器人,并不完全是一個烏托邦,可以說能扮演類似角色的機器人,在現實中已經出現。2014年被業內稱為“機器人元年”,企業通過不同方式涉足機器人產業的局面近乎瘋狂。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底,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購或者投資了機器人項目,而中國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甚至超過了4000家。過去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長,2014年共計銷售3.7萬臺機器人,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機器人大國。人類想象所到之處,幾乎遍布機器人身影。
尤其是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下稱“綱領”),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智能制造上升為國家戰略,機器人產業更是迎來風口。
機器人的崛起,為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創造了重大機遇,也給房地產行業的生產運營模式帶來改變。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十年,萬科要做到30%的物業服務由機器人替代”。
萬科在業界素以引領行業著稱,這一次謀求轉身,依然有頭領風范:從房地產到機器人,踩準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節奏。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到來,人口紅利未來將消失殆盡,用工成本不斷攀升。王石表示,事實上萬科從事的也屬于勞力密集型產業,在當前,很多年輕人已不愿從事傳統行業,萬科布局機器人產業的邏輯是通過機器人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通過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利潤率,獲得資本市場認可。
另外,一些房地產企業也在嘗試通過多種渠道研究建筑機器人。在工業4.0時代的建筑業,地產商們一直想彎道超車,隨著未來年輕勞動力出現短缺,建筑業智能化的需求將會更加顯著。建筑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在房地產建設中的應用,也是房企機器人產業中重要一部分。
例如房企中南建設積極嘗試砌墻機器人、施工機器人、焊接機器人等,用于住宅產業化的工廠和施工現場的重點環節。中南建設表示未來將投資近20億元進行機器人行業并購,力爭在未來3~5年內成為行業領導者。
除了萬科和中南建設,為了實現多元化迎接行業新常態并分享政策東風,還有更多房企在爭相轉型機器人領域。機器人已經成為2015年房企轉型關鍵詞。
中房智庫研究院預測,上面提到的萬科家庭機器人和中南建設專業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是下一片藍海,未來10~20年,將呈爆炸式增長。“在未來10年基本進入機器人產業的智能化時代,能夠基本實現人機一體、人機互動、人機交流的目的,家庭應用的廣泛實現也不再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