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 資訊詳情

化纖行業現狀分析

時間:2008-09-2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進入2007年之后,由于供應趨緊和成本上升粘膠纖維和氨綸價格再次出現大幅上漲,從而帶動了化纖行業整體持續走強,大多數子行業均呈現良好回暖態勢。

化纖行業介于石油化工和紡織行業的中端,因此一方面受制于初始原料化纖行業成本波動較大,另一方面則由于產業規模龐大、供給總體過剩而導致議價能力偏低,因此在產能過剩背景下化纖行業往往不具備爭取足夠利潤空間的能力,從而行業周期性十分顯著。本輪化纖行業的景氣周期起始于2006年第二季度,正是由于粘膠纖維和氨綸等產品的價格上漲帶動了化纖行業整體的周期性復蘇。進入2007年之后,由于供應趨緊和成本上升粘膠纖維和氨綸價格再次出現大幅上漲,從而帶動了化纖行業整體持續走強,大多數子行業均呈現良好回暖態勢。 伴隨行業周期性回暖,自2006年4月起我國化纖行業虧損面逐漸縮小,已經由2006年3月的28.61%縮小至2007年7月的18.83%,化纖行業整體基本處于良好的運營狀態中。 價格上漲是景氣回升的直接動因 化纖行業既受制于石油原料的價格波動,也與以棉花為代表的天然纖維等替代品的價格、供求關系聯系緊密,同時下游紡織行業的發展態勢更是直接決定了化纖產品的需求狀況。2006年中期國際原油價格的回落、05/06年和06/07連續兩個年度的全球棉花減產,以及我國紡織工業的持續快速增長,拉動了以粘膠纖維和氨綸為首的主要化纖產品的價格上漲,但滌綸價格受上游原料PTA的拖累,在06年中期隨原油價格回落而有所上漲之后再次回落,在產能過剩和PTA低價牽制下目前仍處低位調整時期。 無論是全球還是我國,在消費持續增長下棉花產量和庫存均出現了明顯下降趨勢。雖然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在加強生產管理之后,產量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但相對消費增長預期棉花供應能力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受供應趨緊影響,盡管自07年5月起棉花價格觸底反彈,10月24日江蘇329皮棉到貨價格為13733萬元,而粘膠短纖報價達到了21000元左右,粘棉價差7000多元,遠遠超過了此前粘棉價差水平。在糧食價格上漲、滑準稅率制約以及供應偏緊等多重因素制約下,未來我國棉花將維持在震蕩中維持現有價位,而下游紡織行業持續增長的需求將有助于支撐以粘膠短纖為代表的化纖產品價格相對堅挺,行業景氣有望繼續上行。 產能增長日趨理性 大型成套技術裝備的逐漸國產化明顯降低了化纖產品的單位投資成本、能耗和物耗水平,因此在投資少、見效快等利益的驅使下2004年我國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迅速。2004年由于產量大增,全球棉花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2005年雖有所回升但仍較04年最高時有20%左右的價差,因此隨著2004年新建產能的逐步釋放,2005年我國化纖行業迎來了周期性低谷,并一直延續至2006年初。 雖然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但分析人士認為本輪產能增長尚不至于影響化纖行業整體的良性發展態勢。首先,我國化纖行業正在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據化纖工業協會統計,盡管過去三年已經淘汰了近200萬噸劣質產能,我國目前仍有大約400萬噸劣質產能需要淘汰,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實際產能的增長;其次,經過長期摸索和實踐,行業協會在化纖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體現,這將有助于化纖行業整體的良性發展;最后,我國化纖產能正在逐漸向中西部具有成本和資源優勢的地區轉移,這有助于繼續保持我國化纖行業低成本的傳統優勢。 差別化拓展化纖藍海 差別化纖維是相對于量大面廣的常規纖維而言的一個籠統概念,早期差別化纖維技術開發主要集中在纖維形態結構的改變和成纖高分子化學結構的改性。經過持續的研究創新,目前差別化纖維已經擴展到功能性纖維、三異纖維、新合纖以及混纖復合加工等領域。 20世紀70年代以來,歐美日等國家主動放棄了產量高、科技含量低、生產過程中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化纖產品的生產,其化纖產品差別化率平均達到了40~50%的水平,而且在生產中普遍采用了高新技術。美國、日本的大型合纖企業,基本保持著每年成功推出5個左右合纖及下游加工應用新品種,由于差別化纖維在細分市場往往擁有相對壟斷優勢和較高附加值,企業也因此得以實現穩步、高效發展。 我國化纖工業自1957年起步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大類品種齊全、技術裝備基本配套,產能世界第一、質量品種有一定水平的化纖生產開發體系。但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一方面,盡管加大了研發、建設力度,截至2006年底我國化纖差別化率也僅為32.5%,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我國差別化纖維的開發仍集中在細旦、粗旦、有色、大有光和全消光等技術層次較低的品種上,在深度也有待繼續開發。 雖然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化纖和紡織品生產國,但同時也是化纖進口大國。由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高附加值差別化產品生產技術進行封鎖,我國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的差別化纖維予以補充。為加快我國化纖工業的技術進步,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了對化纖工業重點技術項目進行扶植,大力發展高性能的差別化纖維,力爭到2010年化纖總體差別化率達到40%以上、高性能面料及制品的纖維自給率達到70%以上的的發展目標。隨著差別化率的持續提升,我國將不僅進一步鞏固在世界化纖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也將有助于行業內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弱化周期性波動對行業及個體企業的不利影響。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