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自動變速箱遭技術封鎖 自主品牌受制難破

時間:2008-09-27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年之內,半數以上的轎車將采用自動變速箱,面對著應該自主研發,還是向跨國公司直接采購,自動擋成了橫在自主品牌前的一道天塹。

自動變速箱遭跨國企業技術封鎖 先上市再下線的江淮首款轎車――賓悅劃分了2.0L、2.4L共6款車型,其中級車的定位卻只有清一色的手動擋;賣了兩年半的比亞迪F3,在包括白金版、兩廂F3-R在內的龐大車型序列中,至今未出現過自動擋車型;同樣的情形還出現在力帆520、海馬3、海福星、天津一汽威志,以及華普的所有車型上。 有專家預測,5年之內,半數以上的轎車將采用自動變速箱,面對著應該自主研發,還是向跨國公司直接采購,自動擋成了橫在自主品牌前的一道天塹。而當合資企業在忙著建設第二工廠、第三工廠的同時,國外的零部件巨頭已經開始了在中國的擴張,全球三大變速箱生產商完成了他們在華的勢力劃分。并且,沒有一刻放松過對中國企業的技術封鎖。 自動變速器研發難以產業化 “在變速箱的研發上,大集團還干不過小企業,”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秘書長王聲堂告訴記者,“有些民營企業與高校合作,針對自動變速箱的開發已經進行了16年以上,取得的科研成果卻寥寥無幾,即便取得成果也無法突破難以實現產業化的瓶頸。” 洛陽三明,一個民營企業獨立研發的CVT變速箱在2003年就已經通過了省部級鑒定,并進行了3萬公里的路試、20萬公里的臺架試驗,實現了無故障運轉。而當哈飛在2005年表達了合作的意愿并要求盡快批量生產時,三明公司卻因6000多萬元的研發投入使資金消耗殆盡,再無資本實現需要上億元投入的批量化生產。 “相比之下,擁有資金實力的大集團卻鮮有技術成果,”王聲堂表示,“他們也不信任民營企業的產品,寧愿購買國外的成熟產品,以避免投資風險。”更換零部件對任何一個汽車生產企業都是非常慎重的,在購買高價但可靠的進口變速箱和價廉卻未經市場驗證的民營品牌之間,往往選擇了前者。 即便是已經具有國際一般水平的手動變速箱,也依然需要整車企業的支持來創造市場,國家貸款政策的緊縮,更使此類民營企業面臨破產危機。 國外品牌制造技術封鎖 “授人以魚莫若授人以漁”,顯然國外的巨頭們并不認同老子的理論,而是一直在制造著針對中國的技術封鎖。 “我們曾與所有知名國際品牌的變速箱企業接觸,試圖購買他們的產品,一旦需要大批量采購,他們就會以產能不足將我們拒之門外”,負責研發的奇瑞汽車副總經理陸建輝告訴記者,“尤其是自動變速箱,他們對中國企業的技術封鎖非常厲害”。 而在合資企業的話語權往往掌握在外方手中,國家產業政策雖然規定了整車企業的股本構成,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廠為外方獨資或控股。 “北汽與現代建立整車廠后,現代集團不愿在北汽集團所屬的北京齒輪總廠生產變速箱,而是將其控股的摩比斯搬過來進行定向采購”,王聲堂表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