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礦用電纜有望成為中國礦井的生命線,為數百萬煤礦工人的生產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這條礦用多功能本安電纜,在傳統電纜線中添加了一條不銹鋼管道,一旦井底發生礦難,可為被困人員輸送氧氣、水、牛奶等維持生命必需要素,從而贏得救援時間。
新型電纜除具備礦用線纜的基本功能外,還可檢測井下瓦斯密度。當空氣中瓦斯含量超標并觸發警報后,將啟動送、排風機,可有效保證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
這條新型電纜由河北省晉州市的民營企業沈興線纜集團自主研發設計,于2014年9月取得實用新型專利。“目前理想成品已經制成,將進一步推廣。”沈興線纜集團董事長劉中杰說。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煤礦生產安全歷來備受國內外關注。據安監總局今年3月份數據,中國已有上萬家煤礦,580多萬名煤礦工人,平均每天有幾百萬人在地下井道里作業。
中國新近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再次將人民的利益和福祉置于一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安監總局副局長楊元元說,關乎人民最基本生命安全權益的煤礦生產安全,是中國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
沈興線纜集團工程師宋建昌表示,最初決定創新研發此產品也是源于礦山客戶的需求。
“后來我們從海底電纜找到技術靈感,成功設計出這一產品。”他說。
沈興集團研發的新型電纜最長可達2000多米,不僅能夠應用于礦井礦山,還可以在修建高鐵時使用。“任何需要打隧道的地方都可以使用,相信未來市場前景將會十分廣闊。”他說。
沈興線纜集團成立于1996年,年產值從當時的200多萬元上升到如今的過億。企業從2014年開始進行科技轉型,現已擁有5項專利,是晉州民營企業中依靠科技轉型最早的企業之一。
沈興線纜現已與遼寧鐵路學院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同時正在與更多科研機構以及大專院校進行合作洽談,不斷研發新型產品。
“一根傳統的電纜線,100米賺3元,而一根專利產品,100米賺15元。”劉中杰說,“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真正從制造走向創造,讓創新成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氣連接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