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的2016鋼鐵需求成果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將下降至8.06億噸,同比去年下降2.1%。12月7日,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認為這是一個信號,“中國鋼鐵20年來都沒有出現產量下降,這是頭一次出現產量下降”。
李創新稱,2015年,中國鋼鐵出口將達到1.1億噸的峰值,未來出口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不會有這么高,但仍將維持在高位。他認為這是中國的鋼鐵行業進入減量發展時期的一個特征,這個時期至少要維持10年。
李新創認為中國鋼鐵應該而且已經進入了減量發展階段。他強調“減產量”不是“去產能”——“中國鋼鐵從2015年開始是減量發展,這個趨勢會持續下去。不是簡單去產能,是真切地把產量降下來”。
減量發展將帶來更多鋼企關停。“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為止,關停的鋼鐵企業有幾十家,涉及的產能有6000多萬噸。”李新創說。
由于消費的絕對量下降,國內鋼鐵產量出現下降,市場低迷,但國外市場卻相對火熱。2014年中國出口鋼材9378萬噸,同比增長50.5%。李新創說,前10月中國鋼鐵出口同比增24%,2015年出口將達到1.1億噸的峰值,大約占鋼鐵生產總量的10%。
在貿易形勢低迷、國家不鼓勵出口、鋼鐵貿易摩擦增多的情況下,中國鋼鐵出口能保持兩位數的逆勢增長,李新創認為這是中國鋼材“價格優、質量好、服務好”。
李創新表示,未來鋼鐵行業減產階段還有3個特征:該階段是個長期過程,至少持續10年以上;這個階段中,工藝結構改變;淘汰大量落后產能和創新發展并舉。
更多資訊請關注冶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