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擊敗美國機器人——成本技術優勢才是制勝關鍵

時間:2015-12-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說到機器人,很多人的印象仍局限在科幻片里的場景,因此,在剛剛降下帷幕的2015中國(成都)國際現代工業技術博覽會上,集中展出的機器人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說到機器人,很多人的印象仍局限在科幻片里的場景,因此,在剛剛降下帷幕的2015中國(成都)國際現代工業技術博覽會上,集中展出的機器人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因為今后不僅工業生產上能夠用上機器人,而且炒菜、煮飯、洗衣服等家務活也可以由機器人代勞,這也意味著機器人時代的到來。“在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工業4.0”發展戰略的今天,機器人產業將獲得歷史性的發展機會,相關企業將受益。”一參會企業老總認為。

依靠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搬運、碼垛、噴涂、焊接和機床上下料等作業,由成都三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在展覽會上向參觀者不停地演示著。

該公司總工程師周曉軍說,目前的生產的機器人是6個關節的,已面市一年多,銷售五十多臺,今后還將生產4個關節的和7-8個關節的,以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

剛剛入圍四川省科技廳“重大產業創新項目”的碼垛機器人,由成都瑞迪機械實業有限公司研發,該機器人突破了所有預定的關鍵技術,原理樣機和工程樣機研發均獲成功,已經獲得了多項發明專利。

在四川機器人產業發展上,綿陽福德機器人有限責任公司走在了前面。該公司主要設計生產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和非標自動化設備。其最大優勢就是硬件、軟件都是由公司自主研發,不需從國外進口。項目已申請發明專利23項。“這些機器人要完成的工作并不是掃地做飯,而是你連做夢都想不到的事,譬如處理核事故,我們研發的機器人曾打敗美國機器人。”公司相關人士說。“目前公司還擁有垂直關節機器人、坐標機器人、特種應用履帶機器人等多種高新產品,另有多款產品在研發之中。公司將在新三板掛牌融資1000萬元,在產品研發和渠道建設方面各投入大約500萬元。”公司相關人士稱。

川內市場需求日益擴大

機器人市場究竟如何?

福德機器人相關人士說,因為進口機器人價格昂貴,很多行業無法觸及,公司生產的機器人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企業的要求,非標定制,性價比更高,對中小企業來說很具吸引力。宜賓絲麗雅公司使用福德機器人生產的機器人后,使絲餅上下料、入袋、包絲工藝等環節全部由機器人操作。“公司開拓的第一批客戶為西南片區中心城市成都、重慶的生產企業,第二批客戶為北京以及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地級市生產企業。”“科倫集團新都基地立體庫是目前亞洲地區最大的醫藥立體庫,共39865個貨位。如果依靠人工記錄、搬運來完成產品銷售及物流過程根本無法想象。”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對此深有體會。

圍繞科倫藥業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同時有700余人在處理訂單、采購、倉儲管理生產、銷售、物流及結算等各類業務,同時有500余人在處理和審批辦公事務,這些高度集成的系統作業本質上就是公司生產辦公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今后不排除用機器人代替。

四川新蓉電纜有限責任公司大客戶經理陳先奎說,電纜生產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目前有員工300人,雖然目前生產還沒有用上機器人,但已經在生產上實現了半自動化,“過去一條生產線需要占用6個工人,現在只需要3個工人就可以了,最終將過度到使用機器人生產,因此可以說現在的半自動化生產就是為今后使用機器人創造條件。”

專家觀點

成本技術優勢才是制勝關鍵

使用機器人對于成本的影響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此,陳先奎說,從成本角度看,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一臺機器人可以使用8-10年時間,需要進行折舊,但由于人工成本下降了50%,因此總體來看,可使整個生產成本下降30%左右。“目前公司的年產能為25億元,實際年產值8億元,因此,一旦使用了機器人,在有市場銷路的情況下,可以實現滿負荷生產,成本還將被攤薄。”

周曉軍說,“機器人最適合代替重復勞動的崗位,如負荷量30公斤的可以代替2-3名工人。如果按工人三班倒計算,可以節約6-9名工人。”

同時,凡是研發機器人的企業每年都超過了千萬元的投入,在不少企業眼中是在“燒錢”,但他們的回答是:只要符合產業趨勢,晚點也不怕。這是一場馬拉松賽。“如果沒有幾年前的大手筆投入,我們這兩年很可能會走下坡路。”成都瑞迪機械實業有限公司表示。

綿陽福德機器人公司有關人士說,近年來,用工荒問題持續蔓延,勞動者對工作環境要求更高。在這種背景下,機器人的替代性更強。只有轉型和創新,企業才能生存發展,公司必須從非標機器人轉型上升到做流水線工業機器人。

成都市名優產品供需企業聯盟秘書長黃興燕說,機器人市場空間大,但目前在中國從事工業機器人生產的企業中,規模大、品牌響的企業還不多,不少廠商缺乏生產機器人的關鍵核心技術,主要的零配件依賴國外進口。而這些零配件的成本占總成本的一半以上,這降低了我國工業機器人廠商的競爭力和市場需求。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