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科學家發現火星撞擊坑中存在玻璃物質

時間:2015-11-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有機物質能夠存在于玻璃之中,而且可保存非常久的時間,甚至長達數百萬年,如果火星撞擊坑中也有類似的物質,有望從中找到火星此前存在的有機分子痕跡。

據國外媒體報道,火星上存在生命嗎?美國宇航局已經在火星上開展了規模化探索,目的就是尋找火星生命。

近日,研究人員通過火星探測器的數據發現在撞擊坑中存在類似玻璃的物質,其形成于撞擊導致的高溫環境中,但科學家認為之前的研究顯示玻璃內可能存在有機物質,因此這個發現暗示我們能夠對撞擊坑中的這些物質進行分析,觀察是否有有機物質存在其中。

這項發現能夠為火星這顆紅色星球過去是否存在生命提供了新的窗口,或許我們能從中發現與生命有關的線索。

此前的研究表明,有機物質能夠存在于玻璃之中,而且可保存非常久的時間,甚至長達數百萬年,如果火星撞擊坑中也有類似的物質,有望從中找到火星此前存在的有機分子痕跡。

參與本項研究的科學家來自布朗大學,研究人員通過火星探測器的數據對撞擊坑內部的物質進行分析,利用反射光譜遠程識別這些礦物和巖石類型,調查發現撞擊坑內部存在玻璃物質,圖中綠色的區域,藍色區域為石,而紅色區域表示存在橄欖石物質。

負責該調查的首席科學家為地質學家彼得-舒爾茨,他認為玻璃物質能夠保存火星生命痕跡。進一步的調查顯示,火星撞擊坑中散步著一些古老且保存較好的玻璃物質,這些地點也是未來我們探索火星的地方。

掃描火星的探測器為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該飛船目前運行在火星軌道上,利用偵察成像光譜儀對火星表面進行掃描。

彼得-舒爾茨認為這些玻璃物質往往與一些較大的石塊混在一起,我們通過成像光譜儀能夠將其分離出來。

2020年,美國宇航局還將落實一項火星任務,之后將實施火星表面采樣返回計劃。發現玻璃物質的地點位于哈格雷夫斯溝槽附近,長度達到400英里,約為640多公里,這里有望成為下一個登陸火星的勘探目的地。

目前該地區已經激起了科學家的興趣,研究表明溝槽周圍的環境在過去可能非常濕潤,同時還具有一定的古老熱液流,能夠為生命的成長提供足夠的能源。因此一旦這里成為未來的勘探目的地,科學家希望帶回火星樣本,尋找其中是否存在生命。

更多資訊請關注建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