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在《雙城記》開篇的名言,正如今天的制造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全球關于制造業的認知正在改寫,發達國家為了扭轉經濟頹勢決心重振實業,發展中國家也意識到,產業調整升級不是淘汰或放棄制造業,一場爭奪全球制造業主導地位的拉鋸戰悄然而至。從中國制造業30年成長始,到今年“兩會”上總理報告力推“中國制造2025”戰略,由此,工業4.0概念再次被推上風口。
隨著4.0工業化浪潮的掀起,多數中國企業去德國投資收購以向工業4.0靠攏的過程并不順利,其中暴露出的問題值得引起重視。雙方員工素質的差別飽受詬病,中國的工業從業人員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相對較弱。
風向就是動向,維視圖像與國內高職院校專業帶頭人近期進行了深度交流,旨在解決高職院校學生專業職能應用與實踐。
維視圖像根據高職院校專業特點,特地安排工業視覺、自動化工程師為參會人員現場講解。維視圖像的三大創新實驗室“機器視覺教學創新實驗室、視覺機器人教學創新實驗室、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為參會人員呈現一場教學實訓系統的盛宴,參會人員可謂是一飽耳福。
備受參會人員關注的是“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在工業4.0實驗室中,所有機器人、加工設備、變頻傳送帶、機器視覺系統、服務器、控制軟件等一系列硬件設備、軟件支撐構成了一條智能生產線。生產線上的加工件、硬件設備和人之間能夠互相感知和交流,是一條“會說話”、“能思考”的生產線。使在校學生不出校門即可體會到未來工廠的實際制造,感受到工業制造技術發展的脈博。
助力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變革, 培養社會所需、企業所求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縮短學校教育與工業發展的距離。維視圖像會不斷加強與院校的合作,為客戶提供創新實驗室建設服務,更好地服務院校教學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