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機器人領域呈現五大市場機遇

時間:2015-11-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得益于數據分析、微芯片和傳感器等技術的進步,而隨著技術演進,未來的機器人將變得更加靈活和強大,將可以執行更為復雜的任務,如測試微型電路板等。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本周發布最新報告就顯示,2014年,全球機器人市場全年銷售額達到107億美元,創下歷史記錄。當年,包括相關軟件和傳感器在內,機器人技術市場的總價值已達32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830億美元。

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得益于數據分析、微芯片和傳感器等技術的進步,而隨著技術演進,未來的機器人將變得更加靈活和強大,將可以執行更為復雜的任務,如測試微型電路板等。

報告表示,機器人制造成本的持續下降,將使更多普通人有能力購買機器人。

該報告披露的以下五個市場機遇,值得投資者關注:

1. 機器人變得價格更低、能力更強大

如果你想要一臺可執行焊接任務的機器人,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不妨等一等。因為機器人的價格正在持續降低。2005年,一臺焊接機器人的價格約為182,000美元。但去年,一款類似設備的價格已經下降到133,000美元,而且新設備變得更加敏捷,可以更好地理解周邊環境信息。報告稱,今天花100,000美元購買的機器人,比十年前花相同價格購買的機器人,可以執行的任務增加了一倍。

2. 中國已是全球最大機器人購買市場

2014年,中國購買了57,000臺機器人,占全球機器人銷量的四分之一,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在這一年,中國每10,000名員工的機器人擁有量已達到35臺。不過,對于同一指標,日本和德國分別達到約300至385臺。因此,中國將繼續在機器人市場追趕其他國家,以便解決人口老齡化和總勞動力參與率下降的問題。數量龐大的機器人員工將有望幫助中國制造業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3. 汽車行業成為機器人消費大戶

自2010年以來,汽車行業的機器人購買量一直領先于其他所有行業。報告稱,2014年,汽車公司購買的工業機器人占工業機器人總銷量的近二分之一。這部分原因在于,汽車和卡車等制造業需要大量工作,機器人可以滿足此類重復性勞動,而成本卻遠低于工人工資。例如,在美國,一名點焊工人的時薪約為25美元,而機器人每小時的成本僅有8美元。有些汽車公司非常重視他們的機器人,甚至為它們取了特殊的名字。例如,特斯拉(Tesla)便以動漫中的超級英雄們為其機器人命名,如金剛狼和X教授等。

4. 機器人是否會搶走你的飯碗?有可能!

任何一份有關機器人的報告,都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即人類擔心機器人會搶走自己的工作。美銀美林的報告也指出,在許多行業,機器人可能會取代人類,尤其是汽車制造業。但隨著機器人將人類從枯燥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未來會有出現新的工作機會。在剛剛結束不久的“2015《財富》全球論壇”上,眾多機器人專家針對職場中的機器人技術展開討論,爭論的結果與上述觀點不謀而合。

5. “千禧一代”更易于信任由機器人處理財務問題

在未來,金融行業將可以利用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的進步,創造出了一種所謂的“機器人分析師”崗位,也就是由電腦計算分析數并為銀行客戶提供理財建議。報告稱,富有的“千禧一代”“比其他群體更有可能信任科技,在理財咨詢服務方面也不例外。”這方面巧合有一個最新的例證。據彭博社報道,美國銀行正在開發機器人顧問,將負責處理低于250,000美元的賬戶。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