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將從電網格局、建設質量、大電網安全以及創新發展等目標入手,構建更安全、高校、堅強的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振亞表示,當前是謀劃“十三五”乃至更長遠電網發展的關鍵時期,要以安全可靠為前提,加快解決“兩頭薄弱”問題,構建更安全、更高效、更堅強的國家電網,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適應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和用電多樣化需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當前,我國的交流同步電網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全國能源優化配置和清潔能源快速發展需要,亟須擴大同步電網規模,增強能源優化配置能力。為此,國家電網預計到2025年,建設東部、西部電網同步聯網工程。“十三五”期間,將加快同步電網優化升級整合,2017年全面建成納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四交四直”和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2020年形成東部、西部特高壓交流主網架。
據統計,從現在到“十三五”末,特高壓建設線路長度和變電(換流)容量分別達到8.9萬公里、7.8億千伏安(千瓦)。高強度、大規模電網建設將貫穿整個“十三五”。
劉振亞透露,今年電網投資創歷史新高,國家安排新增農網改造升級和城鎮配電網工程投資共計1281億元,今年要完成508億元。電網建設和改造任務十分繁重。
在創新發展方面,劉振亞指出,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建設世界上技術水平、電壓等級最高的交直流混合大電網,各種難題和挑戰前所未有,解決公司和電網發展面臨的問題,國際上沒有現成的經驗,只能靠自己、靠創新來解決。
他強調,國家電網“十三五”期間,要盡快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如跨洲際互聯的特高壓輸變電技術,特殊環境下特高壓核心裝備制造及應用技術,交流半波長輸電技術,±8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直流電網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適應復雜電網結構和大規模清潔能源接入的先進控制保護技術,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自同步技術,基于“互聯網”的智能用電關鍵技術,大容量、長壽命、低成本、高安全性的新型儲能技術等。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綠色發展理念提出,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劉振亞認為,當前,世界能源發展面臨資源緊張、環境污染、氣候變化三大難題。解決這些難題,必須走清潔發展道路,實施“兩個替代”,實現清潔能源占主導和全球能源優化配置,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明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圍繞國家“十三五”規劃目標和任務,劉振亞表示,要對“十三五”電網發展進行科學謀劃,以科技創新推動電網快速健康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設備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