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時代,軟件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進程中,軟件業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
工業軟件
工業軟件是“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智能制造”的核心系統,把工業軟件與先進的工業產品以及國家大力推動裝備制造業走向高端,密切融合到一起,這對實現兩化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專家表示,當前正在出現以信息網絡、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在這一浪潮中,傳統制造業將被更多地融入互聯網技術、軟件技術、自動化技術、現代管理技術以及新的服務模式,其中軟件技術在該浪潮中起著重要作用。
我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
李克強總理多次要求,要注重遠近結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中的作用。中長期要突出做好兩化深度融合這篇文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滲透性和帶動性,有效發揮信息化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重要作用。而伴隨著兩化深度融合的推進,我國的工業軟件產業也將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工業軟件市場分析
一定程度上,工業軟件或可被視為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的直接產物。故而,在分析和討論知識自動化這一理念的提出與實施將會給工業軟件行業和國內制造業帶來怎樣的突破與變革之前,索為首先梳理和描繪了工業軟件市場定位分布圖(見圖1)。
圖1:工業軟件市場定位分布圖
圖中可見,有5類工業軟件廠商。其一是PLM軟件,以西門子、達索和PTC三大廠商為代表,他們基本壟斷了高端裝備制造CAD領域,并且憑借占有設計數據源頭的優勢,大力開展和強化PLM(產品全生命周期)業務,覆蓋從設計、工藝到制造的環節,并通過大量并購,力求建立起完整的軟件生態系統。其二是各學科領域的建模、仿真分析軟件,以MSC、Ansys、LMS(已經被西門子收購)、法國ESI集團、Samtech(已被西門子收購)等為代表。其三是以iSIGHT(已被達索收購)、Modelcenter等為代表的多學科優化和設計自動化廠商。其四是面向資源管理和項目管理的軟件,比如SAP、用友、金蝶等ERP軟件,以及P6(被Oracle收購)、IRIS等軟件。其五是通用中間件軟件,主要解決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問題,如IBM、Oracle等。
通過上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廠商主要集中在工具、系統和平臺三大領域,主要提供通用性、可復制型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上層的業務領域即知識自動化領域,反而由于差異化大、市場分散、技術難度大,各類企業均涉足較少,也尚未形成壟斷性的產業生態。需要指出的是,該領域所對應的業務恰好亦對應著不少國內中小企業的迫切需求。
智能制造的靈魂
智能制造的發展以企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發展為基礎。自動化主要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控制,離不開各類過程控制類軟件的深度應用;信息化主要實現企業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等環節和流程的數字化,打通企業內部的數據流,以研發設計類、生產調度類、經營管理類、市場營銷分析類軟件的深度應用為特征。因此,涵蓋上述軟件類別的工業軟件是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和核心支撐,可視為智能制造發展的靈魂和風向標。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