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細菌“吃”勺糖 產電八十小時

時間:2015-11-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給細菌“喂”勺糖,做成電池能持續產電80小時。這是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學生團隊的研發成果——高效混菌微生物燃料電池,日前獲得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2015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金獎及最佳能源項目單項獎。

給細菌“喂”勺糖,做成電池能持續產電80小時。這是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學生團隊的研發成果——高效混菌微生物燃料電池,日前獲得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2015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金獎及最佳能源項目單項獎。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利用微生物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目前,國內外多采用單一菌種微生物研制燃料電池的方法,由于產電菌自身代謝能力有限、提升空間小、培養條件苛刻,傳統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產電效率很低,難以實現工業應用。天大化工學院團隊第一次將復雜的混菌體系概念應用到微生物燃料電池中,并獲得了較為高效穩定的電輸出結果。“我們設計的體系中,每一種微生物都有各自獨特的職能,分工明確。這樣能夠減輕傳統微生物燃料電池中產電細菌的代謝負擔,提高其電子傳遞效率,使體系供電持續時間更長,效率更高。”團隊成員之一劉悅介紹說。

“我們希望今后通過給細菌群‘喂’飯——加一勺糖或者一把含有纖維素的草,產電量能夠滿足我們生活生產的需求。”天大化工學院元英進教授表示,“經過逐步技術優化,能生產出同鋰電池電量相同的電輸出,且持續時間長、成本低、綠色零污染。”這款電池目前能持續高效產電超過80小時。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