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被富商追,24歲嫁豪門,追生四娃顏值依舊,千億兒媳徐子淇羨煞旁人。同是千億,智能制造也風光無線,風頭正勁。2015年,圍繞著“中國制造2025”的話題全年未斷,熱度不減。在5萬億產業基金布局“中國制造2025”的靴子落地后,分得千億的智能制造更是成為眾人眼中的“潛力股”。
智能制造項目超“千億”
近日,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楊海成透露,未來十年,圍繞“中國制造2025”所部署的產業基金將達到5萬億元,而另有上千億元的科研基金將投入智能制造工程的研究中。
楊海成表示,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規模產業和科研基金投入,將為制造業提供強大的動力和資源,促進其高速發展。今年5月國務院正式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是作為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張延川稱,“中國制造2025”目前已發布了具體的技術路線圖,將重點關注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等九大任務,并正在制定專項實施方案。而在編制階段的政府“十三五”規劃,將為“中國制造2025”落實相應的推進基金,以帶動整個制造業的發展。
張延川表示,這些制造業推進基金將包括幾種形式,其中之一是設置某一領域的專項引導性基金,另外還包括采用PPP(公共私營合作制)模式,鼓勵社會各方參與到與制造業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中。
跟風智能制造,哪家強?
盡管圍繞“中國制造2025”所部署的產業基金中,上千億元的科研基金將投入智能制造工程的研究中,但制造業門類博大,難免會“受熱”不均。跟風智能制造,哪家企業、那個行業更值得關注呢?
早在6月,工信部網站發布《2015年智能制造專項項目》公示,將94個項目列入專項范圍。其中上市公司入圍的有:漢威電子、雙環傳動、川儀股份、振華重工、杰瑞股份、上海電氣、中國南車、陜鼓動力、全柴動力、利歐股份、勁勝精密、成飛集成、特變電工、許繼電器、正泰電器、南車時代電氣、宇通客車、長安汽車、江淮汽車、青島海爾、四川長虹、海信電器等;另外機器人大股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中國重工大股東旗下七一六所、中國船舶大股東旗下上海船舶工藝研究所、沈陽機床集團參股的沈陽高精數控技術有限公司以及慈星股份合作企業安徽埃夫特也有項目進入名單。
從項目數量來看,此次專項側重智能化生產線和智能化車間等智能化在制造領域的應用;另外行業標準制定占據二十余個項目;數控機床、機器人和傳感器、減速器等關鍵零配件制造占據十個項目。
此次公布的項目中,智能化生產線和智能化車間的研究應用項目占到大部分,覆蓋到家電、汽車及新能源汽車、船舶海工、軌道交通設備、電氣設備、電子元件、飛機及配件、發動機、農業裝備、金屬加工等行業的智能制造應用。《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智能制造工程”:緊密圍繞重點制造領域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支持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開發智能產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裝置并實現產業化。依托優勢企業,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在企業中分類實施流程制造、離散制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試點示范及應用推廣。
目前我國大部分制造業智能化程度低,通過對各行業智能化工廠示范項目的支持將建立標桿,帶動各行業的智能化改造。此外,我國高端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國產化率低,關鍵零配件控制器、傳感器、減速器基本靠進口。此次獲得支持的項目中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傳感器和減速器均有項目入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