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激光聚變能源檢測與驅動技術研討會

時間:2015-10-3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隨著激光器技術的飛速發展,激光聚變及新能源檢測與驅動技術日益受到關注。激光的非電性帶來的高安全性等諸多優點,使得激光聚變及新能源檢測與驅動技術在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11月18-20日,成都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接近60%,汽車年產銷量超過2300萬臺。能源消耗和空氣污染是我國亟待解決的兩大問題。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不懈努力和探索的目標。激光作為點火源的新點火技術是新能源開發利用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術之一。由中國工程院電子信息學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防光電子創新技術系列論壇”之一---“激光聚變能源檢測與驅動技術研討會” 將于11月18日至20日在成都召開,會議邀請了十分關注能源發展問題的杜祥琬院士和范滇元院士擔任大會名譽主席,匯聚了國內以激光作為點火源的新能源開發的優秀團隊,探討新能源發展中關鍵技術---激光點火技術,從實驗室研究邁向工程應用中所面臨的挑戰及可能改進的技術措施。新能源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本次會議堪稱新能源技術未來發展的風向標,是該領域不可缺席的一場盛會,歡迎您的參與。

投稿日期:2015年9月30日(第一輪)

2015年10月20日(第二輪)

投稿網址:http://events.kjtxw.com/tougao/1426492982.html

錄用方式:投稿后兩個星期內快速答復推薦結果。優秀稿件將被推薦到合作期刊,部分稿件將發表到SPIE會議文集(EI檢索)。若文章最終未被錄用,作者可自行改投到其他期刊。

隨著激光器技術的飛速發展,激光聚變及新能源檢測與驅動技術日益受到關注。激光的非電性帶來的高安全性等諸多優點,使得激光聚變及新能源檢測與驅動技術在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技術發達國家紛紛將有關激光聚變及新能源檢測與驅動技術的研究作為基礎研究和國家技術發展競爭的技術高地。本會議旨在匯聚從事該領域的專業人員開展學術交流,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個展示激光聚變及新能源檢測與驅動技術最新進展的平臺,探討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可行性。

主辦單位: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承辦單位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中國宇航學會光電專委會

大會名譽主席:

杜祥琬 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范滇元 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大會主席:

許祖彥 院士(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包為民 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呂躍廣 院士(中國北方電子設備研究所)

王立軍 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王 巍 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大會共主席:

張小民(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朱健強(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張志剛(北京大學)

特邀報告(更新中)

聚變級激光驅動器技術

張小民(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朱健強(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朱少平(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鄭萬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劉澤金(國防科技大學)

李玉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龍西法(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劉紅軍(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劉峰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黃永盛(中國原子能研究院)

郭 勁(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王 穎(紐敦光電科技)

王 浟(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

徐劍秋(上海交通大學)

田進壽(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激光點火在發動機與空間調姿中的應用

王立軍(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張志剛(北京大學)

呂 鋼(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一部)

張秋芳(航天科技集團四院41所)

陳 雨(航天科技集團七院692廠)

沈瑞琪(南京理工大學)

嚴 楠(北京理工大學)

賀愛鋒(兵器工業集團第213研究所)

于 欣(哈爾濱工業大學)

征文方向(不限于此,詳細內容請參見投稿網站):

●激光器及激光器技術

●強場條件下的光學元件和其他組件

●光纖傳能技術

●先進激光點火系統及其應用

●激光聚變能源技術

●先進激光診斷與精密測試技術

●其他點火系統

投稿要求:

請作者登陸會議網站提交文章全文,中英文兼收。收到組委會發的錄用通知后,請按通知要求將論文全文提交至各支持期刊網站。

論文發表

論文將被推薦到合作期刊(EI收錄),由期刊編輯部審核錄用后正式發表。部分論文將由SPIE正式會議文集出版(EI核心收錄),會后約半年能夠在EI數據庫檢索到。

支持期刊

《紅外與激光工程》(EI)

《光學精密工程》(EI)

《強激光與粒子束》(EI)

《太赫茲科學與電子信息學報》(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光學》(科技核心期刊)

保密審查

投稿時請作者務必自行做好論文保密審查工作,并將會議保密審查表(網站下載)或本單位保密審查表提交到組委會秘書郵箱cai_ff@csoe.org.cn 。未收到保密審查表組委會不予審查稿件。

組委會聯系方式: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蔡方方, 劉艷

cai_ff@csoe.org.cn, liuyan@csoe.org.cn,022-58168510

投稿咨詢:常磊, changlei@csoe.org.cn, 電話:022-58625056

掃一掃加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微信公眾號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LIC2015大會組委會

2015年8月22日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