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根據此前政治局會議的決定,本次會議將進一步研究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并在今年年底前出臺“十三五”規劃綱要,最終于2016年3月提交兩會審議。
回顧前幾年五年全會,制定五年規劃都是主要議題,本屆五中全會不同之處在于,根據此前的目標,“十三五”之后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增長方式艱難轉型,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當下,執政黨如何繼續制定這關鍵五年的經濟路線圖,將備受各界關注。
本次會議的看點如下:
十大目標
早在今年5月27日,習近平主席就首次闡述了“十三五”規劃總體框架,提出了“十三五”的十個任務目標:1、保持經濟增長,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3、調整優化產業結構,4、推動創新驅動發展,5、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6、改革體制機制,7、推動協調發展,8、加強生態文明建設,9、保障和改善民生,10、推進扶貧開發。其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是首度寫入五年規劃。
由于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因此環境控制目標將會在“十三五”規劃里作為重點內容,而實現環境控制目標就要在一定程度上犧牲高污染企業的GDP,因此“十三五”期間的GDP增速有望低于“十二五”規劃時期的GDP增速。
相比“十二五”規劃,“調結構”、“促創新”被放到更為靠前的位置。“調結構”層面,未來從工業經濟向服務業經濟轉型將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方向,而工業經濟內部同樣需要加速制造業升級;“促創新”中,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崛起任務艱巨。
十八屆五中全會前瞻:“十三五”規劃面面觀
三大經濟領域將大放光彩
“十三五”期間,制造業升級、信息經濟、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未來最具潛力的行業。
制造業升級
2015年5月8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實施我國制造業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綱領,同樣也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制造業升級的重要指導文件。
《中國制造2025》路線圖包括10大重點領域,23個重點方向,每個重點方向又細分若干重點產品。在制造強國戰略層層推進下,我們預計“十三五”規劃中,工業升級路徑大概率將按照中國制造2025為綱領展開。
信息經濟
在“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中,“信息經濟”被首次提及,有望成為“十三五”規劃中的新增亮點。根據阿里研究院的課題,十三五信息經濟由四大發展目標:
現代服務業
從當前的國內經濟形勢看,經濟轉型壓力相對“十二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預計促進現代服務業大發展仍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助力經濟轉型的核心方向。隨著中產階級崛起和老齡化人口周期的到來,消費服務業迎來黃金發展期將會來臨。
此外,以下主題也將成為在十三五規劃中受到重點關注:
經濟增長。展望十三五時期,為了完成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假設2015年增長7%,那么十三五期間只需要年均6.6%的增速,因此,從主觀角度看,中央似乎對十三五的增長要求明顯下降。而從客觀角度看,資本、勞動、土地和全要素生產率等增長要素都有下行趨勢,十三五繼續保持7%的增速存在較大難度。所以如果中央依然按照傳統的規律來決策,十三五規劃毫無疑問應該將目標定在6.5%。但十八大以來,依靠過去的經驗進行預測變得越來越危險,同樣,十三五的目標也可能會打破過去的規律:也許6.5%是一個更合理的選擇,但7%可能才是更合情的結果,因此最終目標很可能定在7%。
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助于減少地方政策保護,促進公平競爭,緩解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從區域內部看,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支撐帶”促進區宏觀研究參考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請務必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宏觀研究參考7域內省市明晰功能定位,加快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聯動機制,促進區域發展;落實東北振興政策擺脫增長率墊底的局面,加快新疆西藏等經濟底子薄、具有戰略意義的邊疆區域發展。從區域間來看,電子商務作為新興流通方式促進了跨區域消費、帶動物流業的發展,同時對通航機場、航道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更多資訊請關注運動控制頻道。